盧潔 曾雪凌子
摘 要: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學科競賽能夠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其實踐和創新能力。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教學改革緊密相連。本文分析了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指出了會計專業學科競賽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建立了依托學科競賽的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77
0 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要不斷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創新創業教育要求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而會計本身就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人才的培養更要注重實踐性和創新性。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大力推展,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完善。
1 學科競賽在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參加學科競賽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1.1 學科競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學科競賽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考查的知識非常廣泛,將課程中不同章節的知識點,或者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既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也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應用能力。同時,在學科競賽中,學生往往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來完成競賽所需的方案設計,在不斷鉆研、相互探討的過程中,由平時的被動學習變動主動學習,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顯著提高。如企業模擬經營大賽主要考查學生戰略制定、市場預測及開拓、產品研發、生產組織、原料采購、市場開拓及銷售競單、財務核算等管理活動的決策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及實踐能力。
1.2 學科競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一,學科競賽大多分組進行,學生需要組建團隊合力完成。在競賽準備與參與過程中,學生面臨團隊分工、團隊協作、團隊成員的交流與鼓勵等問題,競賽結束后,學生的與人交際與團隊合作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如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就綜合鍛煉了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項目撰寫能力等。第二,參加學科競賽需要鉆研,需要自行主動學習一些課外知識,因此,參加學科競賽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及學習能力的提高。第三,很多學科競賽的組織方會聘請一些專業領域的高水平學者或者實務界的優秀人士作為比賽的評委或指導者,這些人士能帶來一些新的理念、學科前沿內容和實務界新興方法,這必然會讓整日在課堂學習的學生大開眼界,進而開闊視野、提升格局。
因此,參加學科競賽有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既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也提升了綜合素質,進而提升日后的就業能力。同時學科競賽所取得的成績也會在日后尋找工作過程中增光添彩。
2 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實際上,圍繞著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實踐能力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一直在開展,但會計實踐教學受制于專業特點一直沒有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會計學專業學生規模大,實習單位一次性接受實習生較少,實踐教學難以大規模、集中展開。所以,目前本校的實踐教學大多是虛擬仿真實訓。虛擬仿真盡量接近真實的實務工作,但畢竟不是真實的。例如,本校引進的VBSE(Virtual Business Society Environment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和VBSE財務綜合實訓,這兩個實訓中,模擬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學生組建不同的公司和組織,扮演不同的崗位,做著不同的事務。但模擬畢竟是模擬,它沒辦法還原真實的工作環境、真實的人際相處模式、真實的完整業務流程。各個崗位的員工都是同學,相處模式依然是同學的相處模式。此外,如果老師在旁邊,雖然在課程之初就強調實訓中身份由學生向員工的轉變,但遇到問題了還是有很多學生會下意識地詢問老師。另外,這些軟件都還存在著一個問題,實務中政策準則不斷變化,尤其是近幾年增值稅率變化較大,而這些軟件都難以做到及時更新。或者說更新了,但后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從而讓使用者有所顧慮。
二是受到實習時間的制約以及財務數據特殊性的影響,會計專業學生實習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專業基礎知識、通用知識,很少接觸到核心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難以受到技術含量高的訓練。
3 會計專業學科競賽存在的問題
目前,會計專業學生所參加的學科競賽有一定局限性,表現如下幾點:
(1)學科競賽以省級競賽為主,學生的接觸面及競爭能力受限。目前,本校學生參加的大規模的全國性競賽較少,主要是企業模擬經營大賽,而且這個競賽考查的內容涵蓋財務、營銷、企業管理等多方面,團隊中會計專業學生只占一部分。其他也有些競賽辦全國賽,但參賽隊伍不多,基本都是省內及周邊省份的高校參賽。
(2)在學業繁重及考研考證的壓力下,學生參賽的積極性不夠。參加學科競賽一般耗時較長,從參賽準備到模擬訓練、校賽、省賽,多的可能要耗費三、四月的時間。而且學科競賽的培訓不會占用正常教學,都是在課外展開,有時學生還要請假專門進行培訓。所以,很多成績較好的同學考慮到學業以及在考研考證的壓力下就放棄了參賽,參賽的學生以二、三年級為主。
(3)專業學科競賽大部分由行業協會舉辦,職稱晉升不予認定,教師指導的積極性受挫。目前,本校會計專業學生參加的由省教育廳主辦的學科競賽較少,大多競賽都是由行業協會舉辦。所以,有時教師花費很大精力指導學生參加這些協會競賽,取得了成績,但在個人職稱晉升上很多都不予認定,這無疑會降低教師指導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