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利
【摘要】青年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漫長而豐滿的過程,想站穩講臺需要五至七年的磨練,學校和社會要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發展的平臺和機會,讓青年教師知道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在哪里,做一個熱情與激情并重、理論和實踐并重、人文與素養并重、責任與擔當并重的新型衛生職業學校的教師,使其更有熱忱與豪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關鍵詞】四并重? 教師? 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7-0012-02
青年教師從站上講臺,到站穩講臺、掌控講臺,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近年來,入校的青年教師學歷普遍較高,視野開闊,科研能力較強,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中堅力量。高職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有渴望獨立的意識,但自我控力能力稍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做事容易沖動,不考慮后果,對美丑善惡分辨不清,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面對高職學生的獨特特點,青年教師如何才能快速地駕馭課堂,成為可扮演多個角色的教育工作者呢?
一、熱情與激情并重
熱情是一種強勁的激動情緒,一種對人、事、物和信仰的強烈情感。
一個充滿工作熱情的人,會保持高度的自覺,會調動全部的精力來完成他內心渴望達成的目標。如果我們具有了這種情感,就不會抱怨課時太多、教學條件簡陋、學生基礎知識太差等客觀因素,而是充分地開發利用藏在內心深處的熱情和財富。所謂教育激情,是指在教學中形成的強烈的、積極的情緒情感狀態,是對教育的熱愛、投入、專注、執著[1]。激情是一個人對于自己喜歡的活動的強烈傾向,并認為這些活動是重要的,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將其內化為自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2]。
富有激情的人在任務面前,可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和主觀幸福感。富有激情的人在工作中會投入更長的時間,有激情會使他們表現得更有韌性、提高效能,堅定信念、實現目標[3],激情是高質量的教學所必不可少的[4]。高校教師激情的研究意義和價值有激情與學術成就、激情與良好的教學、激情與教師心理健康[5]。研究發現,當教師在教學中充滿激情時,他們會體驗到樂觀的學習成果和蓬勃向上的感覺。
1.存在問題
教師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學校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師由原來的專才向通才轉換,一專多能也列入到教師職稱考核的要求中,再加上師資力量的缺乏,每個教師至少要教授2~3門課程,教學任務繁重,面對新環境,新角色,備課程,了解學生,做副班主任、班主任,應付其他事務等,導致青年教師時間和精力匱乏,身心疲憊;或者當教師的用心良苦不能得到學生和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辛勤工作沒有得到認可時,教師自身難以在教育教學中找到樂趣,職業成就感便無從談起,更談不上對教師職業的熱情和激情。如果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匱乏熱情,將直接影響著我國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教師要與時俱進,具有“創新激情”[6]。
2.如何喚起教師的職業熱情和激情
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教師職業熱情培養需要全社會長期、共同的努力,尤其需要教育體制和制度的全面改革。我們短時間內改變不了制度的缺陷,但是可以先審視自己,進行自我評估。看看自己是否喜歡教師這個行業,教師對教育行業的熱愛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是把教學當作可以養家糊口的職業,還是當作一種充滿挑戰的事業,這是教師能否具有工作熱情和激情的關鍵!
其次,制定堅固且靈活的計劃。青年教師普遍學歷高,學歷只能代表以前,學習力決定將來。為自己制定自我發展目標,目標由小到大,可以從怎樣講好一堂課開始,發展到怎樣講好一門課程,怎樣與學生互動,怎樣改進教學方法等等。分階段地實施這些目標,根據實施的難易程度及時調整方案。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因為可以從學生那里獲得很多切實而珍貴的信息,溝通無障礙,自然心生熱情,調動激情!
再次,讓興趣和能力結合。愛講臺,愛學生,尊重知識的教師就會十分努力地工作,把教學當成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完成任務,并能在教學工作中得到滿足。所以提高教師的教學工作興趣就要幫助他們把外在的“敬業”轉變為發自內心的“樂業”。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力和潛力,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
最后,與志同道合的人多交談。與有修養、有思想的人交談,可以學習知識、增長才干,增強認識能力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和改善人際關系, 增進了解, 有益于個人專業的提高和人脈的發展。因此,與志同道合的人多交談,對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理論與實踐并重
青年教師剛剛走出校門,面臨角色的轉換。一方面,與學生年齡差距小,溝通交流無障礙,可依據自身學習的體會結合學生的特點對理論知識進行整合,剖析重點難點;另一方面,青年教師知識面局限,有些青年教師在校實習時間短或根本沒有參加過實習,所以對實踐知識了解甚少,不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或結合得不恰當。對教材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把知識連貫起來,造成講解不夠透徹,學生理解困難。學生喜歡聽 “故事”,不喜歡聽 “理論”,要把枯燥乏味的文字變成有吸引力的劇情,青年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專研學習。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師徒結對,虛心請教。不要因為自己的學歷高而礙于面子,等自己成為老教師時就真的不好意思了。觀摩別人的課堂。近年來,高職類的學校經常舉辦“兩課教研,五課評比”、技能大賽等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實踐技能的比賽,可親自參加或與參賽者合作,組成團隊,互相學習,資源共享,仔細專研,細心體會,尋找生活中的實例,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
其次,繼續深造,加強社會實踐。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學習是學習技能、增長知識、更新觀念、開闊眼界的好機會,高職院校積極鼓勵教師到臨床或企業進修學習,目的就是培養不光會講課,還要講到重點,抓住難點,尋找專業間的橫向聯系,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最后,完善知識結構。教師的知識結構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中決策判斷的基礎。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多元化的,包括專業知識、心理學知識等。
現代職業教育提倡小班教學,但目前還在整改階段,還沒有完全符合要求,每個班級還是有幾十名學生,與每個學生的互動受到限制,甚至上百人坐在一個大教室里聽課,教師不能傾聽每個學生的心聲,也不能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理解情況,所以教師難免會無意間“冷落”了某些學生,所以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料”、有“德”,還要有“心”,也就是既能講得出來,還要以理服人,抓住學生的心。
三、人文與素養并重
教師人文素養就是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是一項緊迫的任務,提高教師人文素養修煉的核心前提是更新觀念、不斷實踐,拓寬視野、提升知識底蘊是人文素養修煉的重要基礎[7]。人文素養教育可以培養護生具有關懷品質,這是護理的本質。學校和教師應該為護生人文關懷品質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8]。
衛生學校的教師不僅傳授學生救死扶傷的本領,而且更要培養學生尊重、理解、關愛患者,同時學生還要具備同理心和同情心,體會患者之所苦,家屬之所急。
學校和社會往往缺乏給青年教師提供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平臺,加上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單一的教師評價機制、 薄弱的校園人文氛圍、不容樂觀的教師自身修養等因素的影響,阻礙了青年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通過轉變教育觀念,創造和諧的制度環境,豐富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的人文環境,豐富人文知識,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反思教學實踐,加強教師的自身修養等策略提高教師人文素養的培養[9]。
四、責任與擔當并重
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社會觀。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意見》中提出,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教師是學校實現教育責任承擔的主體,教師應承擔起政治、育人、教書、管理等重大責任。青年教師剛剛完成從學生向教師崗位的轉換,還沒有完全地體會到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的重要性。教師不僅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善于用自己的身教示范引導學生進行人文思考,在學生眼里,教師就像一面鏡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的人文價值觀的形成和取向。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也是社會對教師個人的品德要求。
護生即將走上服務一線的高強度工作崗位,面對生死病痛,處理復雜的醫患關系。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執業水平和執業能力,培養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同時也需要學校和社會給予教師健康、全面發展的平臺,培養熱情與激情并重、理論與實踐并重、人文與素養并重、責任與擔當并重的新型衛生職業教育教師。需要學校、社會和青年教師的共同努力,培養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理念及主人翁意識,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技能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榮偉.當一名好教師的四個要件[J].新教師,2014(2):13-16
[2]VallerandR J,Blanchard C,Mageau GA,etal. Les Pas?鄄sionsdelame:On Obsessiveand Harmonious Pas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4):756-767.
[3]BaumJR,LockeEA.The Relationship of Entrepreneurial Traits,Skill,and Motivation to Subsequent Venture Growt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4):587-598.
[4]Day C.A Passion for Teaching[M].London:Rout ledge Falmer,2004.
[5]閔韡,閻光才.內部激發還是外部驅動?——高校教師激情研究述評[J].江蘇高教,2018(8):68-73
[6]張鵬程.高校青年教師勝任力探索性分析[J].教育理論研究,2017(9):214-215.
[7]姚垚.人文素養是新時代教師發展的必備素質[J].大眾科技.2019(21):156-157.
[8]王冬華,羅美媛,劉瑋,等.提升高校護理專業教師人文素養與護生人文關懷品質培養的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4(22): 9-11.
[9]何芳芝. 高校教師人文素養現狀研究[J].華東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