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紅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多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在高考的壓力下,教師更是看重學生的分數,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在英語學習中的促進作用和重要意義。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會更容易。文章基于情感教學理論,從高中教學內容出發構建高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情感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情感教學策略;學生學習興趣
一、 精心導入教學內容誘發學習興趣策略
高爾基在談創作體會時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它?!币巳雱俚男抡n導入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欲望,誘發學習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到精心導入從而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呢?筆者主要從認知匹配,形式匹配,超出預期和情景模擬上來闡述。
認知匹配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調整學生對教學內容與學生需要之間關系的認知評價,使呈現的教學內容被學生主觀上感到滿足其需要,從而達到教學內容與學生需要之間的統一。例如,在高中牛津英語模塊六Unit 2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課中,首先以一首歌If you are happy導入。課前教師教學生唱這首節奏歡快的英文歌,顯示了教師的才華和親和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們腦海里形成“happy”這樣一個信息包,為本課主題作了鋪墊。通過這樣的導入,學生主觀上感到該課的內容是符合自己需要的,成功地產生學習興趣。
形式匹配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使該內容被學生主觀上感到滿足其需要,從而達到教學內容與學生需要之間的統一,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高中牛津英語模塊五Unit 2 Grammar V-ing forms and V-ing phrases這一語法課時,筆者以介紹好萊塢電影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導入。同學們肯定不喜歡枯燥乏味的語法課,這與學生的需要不吻合。教師選擇一個好萊塢明星作為切入點,然后圍繞明星安吉麗娜·朱莉的生活和各種信息來編制一系列的含有此語法的文本,學生興趣盎然。這樣的教學安排使學生感到該課教學是符合自己需要的,從而成功地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超出預期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處理教學內容使呈現的教學內容超出學生預期,引發學生的興趣情緒。該原理涉及兩個環節:一是超出預期引發驚奇,二是由驚奇轉化為興趣。可以在如下情景中運用:一是將看上去比較平淡的教學內容出乎意料地與奇異現象聯系起來,二是將看上去似乎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存在的不可思議的事實揭示出來,三是將看上去似乎乏味枯燥的教學內容出人意料地與生動事件、充滿趣味的知識聯系起來,四是將看似乎簡單易懂的教學內容出人意料地與學生未曾思考過的領域聯系起來,五是將看似“教條性”的內容出人意料地與社會現實、生活生產實踐和未來工作聯系起來,六是將看似是經典的教學內容出人意料地與現代社會高新科技聯系起來。
例如,教師在講解一些英文習語如: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kill the fatted calf; feet of clay; you reap what you sow,需要學生大量的背誦。學生最討厭枯燥乏味的背誦,可如果教師和學生說這些習語都是出自一本全球暢銷書,讓大家猜這是什么書,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然后教師告訴學生本書為《圣經》。圣經里習語背后的故事就更讓學生著迷了,經典的圣經習語“feet of clay”“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kill the fatted calf”“you reap what you sow”等都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講解。
這樣的導入處理把看上去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出乎意料地與生動有趣的故事聯系起來,使學生驚奇地發現其中的趣味性,從而成功地激發了學習心向,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景模擬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Unit 1 project的時候,教師一開始就和學生表明今天這節課是讓大家表演劇本,給大家一些時間準備好表演,然后讓大家來評最佳表演團隊。
學生一聽本節課是這樣的內容,學習的興致被激發,接下來課堂活動的參與度肯定高。事實證明,學生從準備表演開始就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們不僅研究劇本內容,熟背臺詞,而且聽教師對文本的講解時非常投入,最后為了展示他們還制作了道具如皇冠等。最終,這堂課在學生們的歡笑聲和掌聲中圓滿結束。在此,教師針對這樣的教材內容,創設了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表演劇本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富有興趣的進行學習,像這樣的導入方式教師需多加利用。
二、 教學內容的情感提煉激發學習興趣策略
新的課程標準也明確了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如何有效利用教學活動中的情感資源來陶冶學生的情感是當下教師要研究的重點。在教學活動中,教材不僅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情感因素的原點,具有最豐富的情感資源。那么如何對教材進行情感性處理來達到陶冶學生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此,筆者主要從展示顯性情感、發掘隱形情感的角度著手闡述。
(一)展示顯性情感
展示顯性情感是指教師通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加工提煉,使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顯性情感因素得以盡可能的展示,從而使學生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利用體態語言展示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來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例如,在教授高中牛津英語模塊六Unit 2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文時,講到桑蘭在比賽時出事故時,教師利用表情、語氣和手勢等來讓學生理解事故對桑蘭的打擊之大,為后面教師動情地講授桑蘭克服一切困難,微笑面對災難的樂觀精神埋下伏筆。這也是本課的情感教育目標,即我們要樂觀堅強、笑對人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幸福。這個環節的設計為了展示文章體的顯性情感,讓學生體會桑蘭在當時面對的困難處境:一個十七歲的跳馬運動員,突然之間無法站立,再也無法回到心愛的運動場上比賽了。命運是何等殘忍地和她開了個如此之大的玩笑。這里教師對學生真情流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