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教育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給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置了選修的模塊,目的是在學生掌握基本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擴展學生的信息技術層次,使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趨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模塊教學;教學探索
在過去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將重點放在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上,導致學生只記住了表面上的知識,卻沒有真正懂得如何應用所學信息技術知識。選修模塊的知識學習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擁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造的能力。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選修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地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一、關注學生的知識擴展
選修模塊設置的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而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形成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結合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成長需求來合理地擴展教學內容,在選修知識的基礎之上來豐富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框架,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探索信息技術奧秘,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文化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網絡安全防護》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向學生介紹一些課外的知識。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的話題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基于此,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信息化時代發展過程中發生過的各種信息安全問題,或者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邀請學生對系統安全以及各種殺毒軟件進行分析,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且使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得到擴展;再比如,在教學《美化和完善網頁》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擴展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教材上沒有介紹到的網頁設計技巧,增強學生的實踐參與性。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特點,有選擇性地擴展教學內容,逐漸奠定學生扎實的信息技術基礎。
二、合理應用微課手段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信息化發展,合理地使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完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從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微課是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化,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更多的信息,提升教學的質量。在高中信息技術選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有計劃地使用導入型微課、講解型微課、討論型微課等微課,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教學《規劃與設計網站》這一節內容時,需要讓學生了解網站規劃的幾個階段和要點,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網站規劃和設計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導入型微課和知識講解型微課來實現教學的目標。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導入型的微課,給學生呈現幾個教師精心挑選出的主題網站,引導學生對微課上網站的內容、結構、特色、質量等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將設計到的主要技巧呈現在微課上,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微課的教學可以有效豐富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開放性,增強學生的實踐參與積極性。
三、強調學生的自主應用
信息技術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模塊中涉及到的內容更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主應用,鼓勵學生使用學到的知識進行發現和創造,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應用和創新潛能,營造充滿活力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環境。
比如,在教學了網站設計相關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一次網頁設計的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大膽地使用學到的知識去展示自我。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結合小組各個成員的需要去選擇合適的網站主題,然后共同分析適合的網站特點,一起完成網站的設計。這樣,通過讓學生合力去進行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引起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發展學生思考的能力,進而發揮出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價值。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需求,合理地組織游戲、競賽、配音等具有信息技術特色的活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應用。
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模塊的實施方案展開了一番探索。在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形成開放的教育觀,遵循前瞻性、主體性、互動性等基本原則,了解信息技術選修模塊設計的意義,根據學生的未來成長需求來使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提升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模塊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上官柳.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模塊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
[2]賈曉琳. 普通高中選修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