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勇
◆摘? 要:隨著新時代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應用黑板和粉筆作為教學工具傳授知識,隨著新時代網絡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的教學工具也逐漸被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例如多媒體和電子黑板等教具都能夠極大的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信息技術;整合策略
我國的高中教育在不斷的發展中積極的吸取了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和教育科學理論,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了個體化的研究,并將研究的成果結合現行的高中教學方式進行了綜合分析,對高中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整體的優化。
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更加適合新時代下的高中學生,同時應用新的教學設備和新的技術促使教學的整體水平有所提升。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方面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高中學科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結合信息技術設備進行演示會讓高中階段的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并主動的吸收課堂知識。這是在長期的實踐當中得出的結論。
一、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高中的數學教學仍處于初級階段,在整個素質教育中也處于基礎地位。由于高中生的年齡偏小,在上課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溜號,走神等情況的發生。這樣就需要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把高中生的注意力固定在課堂上,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所提升。運用多媒體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多媒體這種信息技術有著其獨特的技術特點,把抽象的問題具象化,并動態的展示給學生,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從多媒體展示的教學內容中學習到很多知識。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首先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將課本中的知識播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得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對媒體能夠將數學課本中的單詞和相關的對話通過圖片解析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本節課堂的內容更加了解。
二、基于新教材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1.利用思辨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
高中教育中教師應把握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思想觀念,把課堂主動交還給學生,使他們能夠獨立的進行思考。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達到這種目的,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給思辨過程提供前提。有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而畏懼教師,畏懼課堂中的主動發言,這樣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已經先天的喪失了對課堂把握的主動權。導致思維束縛,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是“天”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弊病。
因此在新型課堂中,教師應該主動的與學生溝通,通過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塵封的大腦,讓他們能夠盡快的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中來。教師的形象不是一天之內樹立的,只有長此以往的不斷精準塑造角色,才能夠讓教師給學生一種良師益友的感覺。讓他們能夠主動的親近教師,在課堂中放松自己緊繃的心情,從而讓學生覺得自己才是課堂的主導者。
例如學生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不經意的觸及到了邏輯思維,教師這時候可以告訴學生你的這種思維正是數學常用思維中的一種,叫做邏輯思維。學生在了解了這種思維模式的定義以后會順應自己的想法對這種思維常加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學生就會逐漸掌握觸及的思維模式。
打造思維模式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效果大有裨益,同時也是引發學生思辨的基礎。要讓學生成為思辨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去思考問題,就要讓他們熟練的掌握一兩種思維模式技巧。對于較難的逆向思維,一部分同學還不能馬上掌握,教師就需要對其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逆向思維習題進行解答,例如之前所舉的例子,能否通過正弦函數的兩個已知條件推斷出另一個條件,這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拓展。
教師在打造學生思維模式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之間多多進行思維上的交流,這樣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友誼,使他們樹立共同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到策略性的提升。有了良好的思維模式作為鋪墊,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思辨之風才能盛行。學生通過思辨而學習到大量的數學知識,提升了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2.對專項問題針對解答促使學生精準學習
要針對專項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例如在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的問題中,針對數列的一些解題技巧可以根據題目的類型進行劃分,然后通過重點方法對這一類的問題進行解析。數列在近些年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被列為重點,同時也是高考必考的一類數學知識。在高考中數列知識通常以大題的方式出現,所占分值較大,高中生如果對數列知識不加以重視就會在高考的數學科目中敗下陣來。而對數列問題的規律加以掌握能夠讓高中生在實際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會陷入思維誤區。所以對于數列知識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加以研究十分的重要。
數列問題在眾多數學知識中有其特殊性,這個知識主要通過交叉形態進行分部,方程和函數都是以數列作為基礎展開。因此要注重數列知識的基礎性,要提高高中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才能舉一反三,加快對數列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同時也能在有效的時間之內對數列試題加以解答。
在高中的部分數列試題中,可以直接通過公式代入進行解題的例子有很多。對于這種可以代入的試題的解決思路并沒有跟多的方式,只需要簡單的對數列的定義進行掌握即可,例如:各項都為正整數的等差數列{an}中,其中首項a1=3,a1+a2+a3+a4+a5=55,那么a5+a6+a7等于多少?對于這道題的解析要從數列的定義中入手去找尋,首先要明白等差數列的定義,等差數列是數列中一個比較有名的部分,也叫作高斯定理。在明白了等差數列的定義后就可以從每項之間的差值來尋找各項相加的規律,例如這道題中a1=3,且為正整數列,那么從a1到a5之間的差值就是固定的,而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為(a1+an)n/2,通過公式推導出a1+a5=22,那么a5就等于22-3=19,因為從a1到a5之間的差值固定,因此可以得出差值為(19-3)/(5-1)=4,就可以得出a1=3,a2=7,a3=11,a4=15,a5=19的結論,這樣找出等差數列數值相鄰數值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對問題當中新的等差數列加和數值進行計算,等比數列雷同于等差數列,都是先摸清各項之間的規律,然后再對問題進行解答。這道題的最終答案是3*a5+3*4=69。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教材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需要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研和備課過程中進行集中探索,新教材的使用意味著需要應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并在教學中加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數學新教材的教學有效性提升。
參考文獻
[1]章建躍.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數學教材變革——《普通高中教科書? 數學(人教A版)》的研究與編寫[J]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6):6-10
[2]章建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6(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