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月 李馨萍
◆摘? 要:為弘揚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本文在STEM理論的指導下,對構建陶藝校本課程的途徑展開了探究,在小學課堂中引入陶藝文化,把陶瓷作為發展小學生綜合素養的載體,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實踐探索,能夠培養小學生感受和熱愛陶藝文化,提升審美情趣和創作實踐能力。使小學生在學習、實踐、創造中發展多元智能,提高綜合素養。
◆關鍵詞:STEM理念;陶藝;校本課程
STEM理念強調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包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陶藝校本課程開發就是要對陶瓷資源和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查,合理利用陶瓷文化,開展陶瓷相關實踐活動,構建富有陶藝文化的校本教育模塊。在STEM教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陶藝校本課程的構建,協調科學、工藝(設計)和實踐教學,抓住情境性、科學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標準。
一、打造陶藝文化環境
作為世界上的陶瓷大國,中國精彩的陶瓷工藝、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成就。充分利用陶瓷資源,創設陶瓷文化環境,營造良好氛圍。在陶瓷墻畫和陶瓷作品的協助下,可以得到改變學校的環境,例如可以邀請陶藝大師對學校進行裝飾,在學校墻面上貼上專業的陶瓷瓷磚,形成色彩鮮艷的陶瓷壁畫作品;也可以在走廊、樓梯等地方裝飾陶瓷大師的作品,借助陶瓷作品打造美妙的陶藝文化環境,使學生享受優美的意境和情趣;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陶瓷文化氛圍影響、熏陶小學生,潛移默化地在他們心中播種熱愛陶藝文化的種子。
二、利用陶藝展開科學性探究實踐活動
在校園活動中巧妙融入陶藝文化元素,使陶藝在課堂、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所接觸。通過陶瓷這一媒介,構建一種活動實踐平臺,展開陶藝主題的科學探究實踐,讓小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樂趣,使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得到培養。例如展開陶瓷主題的實踐活動,設置“美工區”——引導學生對陶瓷的形狀進行觀察,讓他們了解基本的顏色填涂技巧,慢慢地提高涂色技巧,然后讓學生給陶瓷上色。通過這樣的探索學習實踐,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引領學生們逐漸提高繪畫能力;設置“操作區”——可以為學生提供瓷土和拉坯機,讓他們嘗試用瓷土來塑造各種各樣的物體,引導他們在動手的同時也進行思考瓷土的特性,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動手、動腦能夠初步了解瓷土的特征,激發他們的科學探究興趣;設置“科學區”——為學生提供制作杯子的石膏模具,讓學生進行觀察和討論來發現挖掘石膏模具的特征。通過這樣的陶瓷主題活動,將陶瓷文化融入到學生的科學探究實踐之中,培養學生對勤學好問、追根溯源科學精神的追求。
三、開展富有趣味的陶藝活動
陶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提供了藝術享受。陶瓷藝術不僅是一種美的藝術,更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將陶藝文化融入小學課堂,建構本土陶藝課程,巧妙地利用陶瓷進行繪畫、手工藝、雕塑等藝術活動,豐富藝術活動的內涵,有利于激發兒童的藝術學習興趣。
第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小學生陶瓷創作準備必要的工具。在陶藝教室準備瓷泥、手繪轉盤、刀具、竹片以及各種色彩繽紛的陶瓷作品,如陶罐、瓷罐等,還有小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陶瓷作品,激發孩子們對陶瓷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陶瓷情感。
第二,在指導陶瓷藝術的創作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應因材施教,適當地介紹一些簡單的技巧,如“手工造型”“泥板造型”等。在泥塑模型上,對陶瓷的制作進一步加工,就像小學生平時在畫紙上畫畫一樣,用竹刀雕刻出一些簡單的圖案。
第三,鼓勵學生運用想象力對陶瓷創作進行創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陶瓷輔助材料,創造出富有創造性的陶瓷作品,使陶瓷作品栩栩如生,具有獨特的魅力,如使用樹葉、枯草、毛皮等物品對陶瓷作品進行恰當的裝飾。學生也可以拿著畫筆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使陶瓷作品更具有孩子氣和個性。
四、開展富有藝術氣息的陶藝課程
陶藝活動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審美。還可以激發兒童的發散思維,在無形中培養兒童獨特的藝術美。根據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現有的學習能力,在解讀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上,推動陶藝活動的發展,構建可操作、行之有效的學校陶瓷課程,傳承源遠流長的陶瓷藝術和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提高兒童的欣賞、感受和表達美的能力,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
一方面,我們應該“走出去”去感受創造和勞動的美。通過利用家長的資源,開設一些走進瓷廠、陶瓷文化生活館、參觀窯洞等活動,讓孩子一起探索陶瓷技藝的制作,感受精美的陶瓷藝術。實地考察瓷器制作形式,豐富學生的體驗,從中感受創作和勞動的美感,將有利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另一方面,“請進”可以提高欣賞和審美能力。可以邀請陶藝工藝美術大師來學校教授陶瓷技藝。讓學生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現代陶器、民間陶器和原始陶器,豐富了他們的創作靈感,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品味,促進了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陶瓷藝術創作是一個必須實踐的過程,在實踐中能夠讓孩子們從中發現不同的美,是身心結合的勞動。它不僅提高了兒童大腦發育的敏感性和創造性,而且通過創造具體的形象和豐富的想象力來鍛煉兒童手腳的靈活性,使兒童的德、智、體、美教育得到全面的推廣和發展。
五、結語
在陶藝校本課程構建融入STEM相關理念,在其思想的正確引領下,整合科學、藝術(工程)、動手能力教育等,探討陶藝活動的多元內部開發,構建富有趣味性、情境性、科學性、藝術性的陶藝校本課程,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創新意識,使他們在實踐中發現樂趣、發現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麗君.本土化陶瓷資源科學探索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18,000(003):40-42.
[2]吳雪梅.開展陶藝教學實施園本課程[J].動漫界,2018(20):84-85.
[3]蘇麗潔.基于STEM理念構建陶藝園本化課程的實施[J].廣西教育,202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