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圓
【摘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但是從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閱讀的重視遠遠不夠,尤其是農村小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閱讀興趣的引導,進而有效提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教學策略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雖然近年來發展成效明顯,也確實能夠圍繞著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開展教育工作。但是因為受限于農村教育教學條件,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面來看,當前依然存在很多教師沒有充分關注于課外閱讀方面的指導,對于如何促進小學生課外閱讀缺乏經驗,難以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基于此,積極關注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切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出發點和著力點。
一、 影響農村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因素
(一) 缺少閱讀適宜環境
在農村家庭中,很多家長由于長期在外務工,很少會在家庭教育中投入過多精力。而且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長輩充當了對孩子教育的職責,但是大部分長輩忙于勞動,不會對孩子進行閱讀的引導,也很少會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所以很多農村學校因為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并沒有開展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能力,造成了農村小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因缺少閱讀時間和閱讀空間,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環境,導致了小學生閱讀興趣得不到提升。
(二) 學生缺乏閱讀習慣
大部分農村小學生在課外時間內并沒有興趣來開展課外閱讀,多數會選擇與小伙伴出去玩耍,或者忙于勞動幫助家里減輕負擔。在這種大環境下,農村小學生自學開展課外閱讀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雖然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會要求學生在課外多讀書、多閱讀,增強自身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大部分小學生難以完成好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學生也感受不到課外閱讀會給自身帶來何種益處,造成了小學生不會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缺乏閱讀習慣。
二、 提升農村小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
(一) 基于生活,激趣教學
興趣是學生深入閱讀的內生動力。而興趣是建立在學生已知經驗之上的。正是因為這一已知經驗,才能讓學生對文本文字進行理解與感悟。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實際上教師以學生的已知經驗來作為選擇文本的依據,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知經驗,進一步使他們在自己喜歡的文本閱讀中激發思維想象力,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其能力培養以及素養培育的關鍵點,教師則需要結合所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切實地讓學生融情入境。在有趣的、再現還原的、抑或新奇的情景之中,營造良好輕松的課堂氛圍,點燃并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在他們的情感體驗被引發之后,充分閱讀、享受閱讀。
在教學《秋天的雨》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的情感更為豐富,使他們投入感悟之中。教師通過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創設音樂情境來感染熏陶,促使學生真正地去體會蘊含美麗、豐收、歡樂意蘊的秋天。教師通過播放音樂、多媒體制作課件來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同時也正是建立在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符合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走進文本,產生閱讀興趣和探究文本內容的欲望。
(二) 問題引導,發掘魅力
在具體的閱讀環節,圍繞文本內容,教師提出的問題始終成為教學的亮點,也是挖掘文章魅力與內涵的催化劑,更是學生主體性的充分展示。教師通過對關鍵詞的提問,引導學生理解閱讀文本,并通過自主閱讀去品味文本、感悟文本。從低段到高段的語文閱讀,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中,始終引領學生對文本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理解的重要方式,就是教師借助提問對學生進行點撥與引導,從而使他們進入深層的理解中。
在教學《靜夜思》這首古詩時,通過拋出“為什么作者要強調‘靜’呢?”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并且進行討論,天上只有一輪明月,而地上也只有李白一人。天空地闊,只有明月與李白在靜靜對望。作者強調了靜夜里的這種靜思,讓他更加地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自己的親人,并以此來引發學生去深刻地體悟作者的情感。
(三) 開展活動,體驗樂趣
語文教師要敢于沖破傳統教學的限制,為學生開展更多圍繞閱讀進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閱讀、認真閱讀。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具有創新性的語文閱讀活動中發揮出自身的潛能,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開展《在牛肚子里旅行》童話故事類型閱讀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整體閱讀環境,讓學生受到閱讀的感染,可以開展故事分享會教學,實現教師、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閱讀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即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素材進行閱讀,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這些閱讀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有效的培養。除了上述的閱讀活動之外,還有詩歌朗誦、演講比賽等等,這些都能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閱讀,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 評價激勵,增強動力
發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增強小學生閱讀學習自信心亦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必行之策。所謂激勵性評價,是指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表現給予鼓勵或者表揚。這樣積極地評價語言能夠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用激勵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評價的差異性,針對不同能力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激勵性評價,以確保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關懷,從而充分發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
三、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他們的閱讀欲望,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豐富情感,培養核心素養,實現教與學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錫龍.淺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36):126.
[2]馬桂花.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研究[J].課外語文,2020(15):14-15.
[3]李麗.興趣引領閱讀 習慣促進提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