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
摘要: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是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一門學科,因此它在基礎教育階段占據著非常高的地位。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怎樣引領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的同時學習到正確的人生態度,進而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文,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以及健全的人生價值觀。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研究運用
引言
所謂的情境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期間,創造出對應的情境,使學生可以理解課文內容,并且將課文中所隱含的一些思想都更加明晰地傳遞給學生,進而使學生可以獲得真實的領會。情境教學法的特點就是在于構造出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本文主要敘述的是將教材中的文章所表達出的作者思想情感以及價值觀,通過創造情境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情境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語文課堂教學里面,成為了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里面的含義
(一)要充分調動初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初中時期,學生還處于具備主觀性的早期,這個時期的學生還是非常的熱衷游戲活動的,教師把一些游戲元素適當的加入到有關的情境教學里面,促進學生對游戲活動的更深的了解以及對于書本知識的更加深入的認知。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引入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利用直觀以及動手等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學生更可以理解有關的不同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古詩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用詩人創作時具體的心境以及詩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去進行教學。例如在《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可以聯系蘇軾當時的境地。蘇軾當時是被朝廷貶斥,即使心胸闊達,也難免會有寂寥與心酸,此時,可以讓學生扮演蘇軾這個角色,身臨其境也就可以更加深入理解“閑人”這個詞。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時,也可以使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對詩詞進行演繹,搜集與此文相似的材料比較賞析,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前所學內容,既可以使知識融合,又可以達到樹立起集體意識的成效,從而改善語文課堂的整體學習效率。再比如《錢塘湖春行》,我們就可以以導游的形式去設置情境進而是學生可以有效的理解詩詞內容以及里面所蘊含的意境,從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
(二)提升初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情境教學之中,教師是需要對學生開展適當的情境感染的,進而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習思想帶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從而增添了語文學習的能動性。人們都是喜歡傾聽音樂的,使用音樂去創設情境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對應的情境教學活動里,也可以嘗試使用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現場視頻的對應播放,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語文教學的情境教學法的實際使用
(一)進行情景化的語文活動
最好的語文教育就是讓課堂教學和課外的有關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融合。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就應該去重視研究如何將語文的教學進行課堂之外延展,由此可為大語文教學打造完好機制。語文教師要不僅在課堂教學進行情境創設,也可以在課堂之外的地方進行對應的情境創設。例如可以在課前的一段時間使學生去進行一些朗誦以及演講,可以在活動開始之前先制定好需要上臺進行演講的學生,將他們進行排序,排上一個月就人人都有機會了,并且在活動之中教師要加以引導,例如學生在進行朗誦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去進行情感指導,使學生可以進行一些調整,進而使自己表現的更加出色。此外,學生也可以進行諸如讀書會以及一些口語交際練習的活動,對語文園地活動這些都可以去開展必要的情境創設。以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對應的動手能力以及設計能力就會得到對應的提升。從而去提升了語文學習的效果。
(二)使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去進行情境創設
一般的語文教學,是難以表現對應的真實情境出來的,因此也就不能使創設的教學情境表現的非常豐富。但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考慮到將實際的生活以及音樂、圖片等等非常多的元素,這種先進的技術手段是可以突破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將教師的以往教學所難以表達的情境得以展現,這就既可以調動學生感觀,也非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力以及理解力。教師還可以根據自己所教學的內容,去指引學生在上網查詢與課程有關的資料去進行對應的思考,進而加強有關學習的交流探討與合作,這些活動都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學生去更好的對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理解掌握。
結論
總結全文,語文教師要去開展情境教學并且促進情境創設的豐富性,要設定好所教課程的內容標準,做到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并且可以促進語文學習的互動交流。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之中重,因此創設好的情境促進教學的方法,對于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衛玲. 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 2016(12):144-145.
[2]譚遠松.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關愛明天, 2016, 000(002):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