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娟
【摘 要】隨著高中教育發展進程的加快,歷史學科的教育地位越來越高。新時期,在高中歷史學科教育中,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理念為重要原則,通過史料教學,能夠滿足該教學需求,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又能為學生更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從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實踐看,教師在史料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可能影響教學效果。對此,本文主要立足核心素養的視角,闡述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的作用和分析史料教學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史料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發展需要,而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興趣,而且對提升學生歷史素養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史料的教育價值,并有效應用于歷史課堂教學之中,彰顯歷史史料教學的優越性。由于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未能對史料加以充分運用,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深入探討史料教學問題尤為重要。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水平。將歷史史料應用于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史料內容進行分析和判斷,能夠使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發現更多問題,并通過自身的努力或與同學的合作交流而解決相關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通過有效的論證分析,學生可以得出歷史結論,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求證意識,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基于史料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二)有助于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新時期背景下,史料作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有利于提高歷史教學效果。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對史料內容的積極運用,有助于高效達成教學目標。首先,在史料運用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可以對史料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探討。該過程既是教學相長的過程,又是促進我國高中歷史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其次,在史料教學中,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的理解歷史背景及歷史環境,可全面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倘若師生可以對史料內容加以充分利用,還可彌補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不足,有利于促進高中歷史教育的升華。
二、高中歷史史料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師運用史料的能力不足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史料的運用能力不足。首先,部分教師的史料應用意識薄弱,缺乏相關教學經驗,導致其中史料運用過程中,不能得心應手,降低史料教學的實效性。其次,多數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中,未能積極有效的將新教學理念應用于史料教學中,導致學生與歷史學科素養提升失之交臂。最后,在教育教學發展中,對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許多歷史老師并不具備收集與整理歷史史料的能力,不能滿足史料教學的實際需求,無形中阻礙歷史教育的發展進程。
(二)教材史料運用不充分
基于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材中增加許多史料內容。但由于教師未能對史料內容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導致史料教學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首先,受傳統教育思想理念的影響,教師不習慣應用歷史材料。甚至認為,歷史材料的運用,無疑是增加教學難度。其次,許多歷史教師仍然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直接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學生即可得高分,即完成教學任務,忽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不愿意深入挖掘歷史史料。
(三)史料運用中忽略學生的實際
目前,高中歷史教師在運用史料的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眾所周知,歷史是對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記載,貫穿多個歷史發展時期,許多史料內容晦澀難懂,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如若教師在運用史料過程中,未能對史料內容作進一步的解釋,則會失去史料教學的意義。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時,有許多文言文史料,學生要想充分了解史料內容,必須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史料閱讀。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三、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建議
立足于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要得以有效開展,有必要加強對史料內容的運用,以彰顯史料教學的優越性。鑒于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作為歷史教師,有必要進行深入的教學反思,并充分認識到史料教學的重要性,以采取一系列建議,加強對史料教學的應用。
(一)教師加強對新課標教學要求的理解
史料是反映歷史背景與環境的重要載體。學生通過對史料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把握歷史真實事件,并對歷史學科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加強對新課標教學要求的理解,以深入挖掘史料內容。通過對歷史學科試題的分析來看,歷史情境類的題目相對較為多元化,材料信息更為復雜,試題更具開放性,加大學生的答題難度。新課標背景下,要求歷史教師既要注重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學科技能,又要將教學目標以及課程內容等細化,提倡教師積極挖掘教材之外的史料內容,以擴充教學資源,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更好理解歷史知識,提高歷史學習成績。
(二)教師提高自我專業素養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有效應用史料而開展教學活動,有必要積極提高自我專業素養,以充分發揮史料教學的價值。首先,教師應注重加強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與完善,不斷提升自我的史學素養。一方面,教師積極豐富史學理論,增強自我對歷史學科及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反思,不斷總結經驗,使史料教學更加適應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需要。其次,教師應注重對教學知識體系的建構。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既要掌握歷史教材,又要對其它學科內容有所掌握。如在講解“紅軍長征”這段歷史時,教師可通過地理學科中的地形與地圖知識,增強學生對“二萬五千里”路程遙遠概念的理解,從而體會到紅軍長征的不容易,進而深刻領悟長征精神,達到歷史教學的情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