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琴
摘要:留守兒童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到國家建設(shè)。基于此種情況,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挺身而出,利用音樂的魅力來幫助留守兒童,促使他們內(nèi)心充滿愛和陽光,進而有著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那么小學音樂教師具體該如何去做呢?此時就需要秉承生本理念,并在該理念的引導下開展教學活動。了解留守兒童需求、健全留守兒童心理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這三種策略就是基于此產(chǎn)生的。
關(guān)鍵詞:留守兒童;生本理念;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46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美妙的旋律可以深入到留守兒童的心中,促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開出美麗鮮艷的花朵。也就是說,音樂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有很多益處。但具體是哪些益處呢?小學音樂教師似乎并不能給出具體的答案。因而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音樂能夠從哪些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幫助呢?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對這一個問題進行回答,進而交出完美的答卷。
一、了解留守兒童需求
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留守兒童的需求進行了解。然后教師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滿足留守兒童的需求,進而促使留守兒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此時留守兒童就可以暫時忘卻父母不在身邊的孤獨,有著愉快的精神體驗。如果教師不這樣做的話,留守兒童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有著不高的參與度,他們根本沒有心情去聽音樂,也因此無法在音樂的感染中忘卻日常的孤獨。例如:在進行每一次的教學之前,筆者就會將留守兒童需要學習的音樂主題告知他們,然后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如筆者某一節(jié)課的音樂主題是“理想”,筆者就會在課前通過網(wǎng)絡(luò)交流工具詢問留守兒童如下問題:1、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2、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實現(xiàn)理想的生活呢?所有的留守兒童都對未來有所期待,他們的理想十分多樣,有醫(yī)生、教師、宇航員、警察等。此時筆者就會搜集與之相關(guān)的視頻,并且配上對應(yīng)的歌曲。在教學時,筆者就會讓留守兒童進行各種角色的扮演,此時筆者就會利用多媒體來播放視頻和歌曲,旨在讓留守兒童的情感更加真實。在筆者的課堂中,留守兒童就能得到心靈上的安慰,他們也在歌曲的影響下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
二、健全留守兒童心理
小學階段的留守兒童正處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但他們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溫暖,導致發(fā)展遇到阻礙,進而走上錯誤的道路。通過對留守兒童的觀察和分析,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留守兒童心理都不是很健康”這一點。此時教師就需要利用音樂來幫助留守兒童健全心理,促使他們有著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例如:不同的留守兒童有著不同的心理問題,有些留守兒童將自己的內(nèi)心封閉了起來,他們有著情感冷漠的心理問題;有些留守兒童性格比較脆弱,也因此有著自卑的心理問題;還有些留守兒童走上了任性和叛逆之路。此時筆者就會通過音樂來對留守兒童進行治療。對于情感冷漠的留守兒童,筆者會經(jīng)常為他們播放充滿陽光和愛的歌曲,如《燭光里的媽媽》、《爸爸您辛苦啦》、《友誼地久天長》等,進而用母愛、父愛、友誼等力量來消融他們內(nèi)心中的堅冰。對于存在自卑心理的留守兒童,筆者則會努力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并且通過對應(yīng)的歌曲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逐漸變得自信起來。針對任性和叛逆的學生,筆者則會選擇一些紅色歌曲,讓他們有著正確的學習榜樣。
三、加強與父母的溝通
盡管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但他們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和家長成為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一起為留守兒童的健康發(fā)展而努力。此時教師就需要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的溝通,將留守兒童在音樂課上的表現(xiàn)告知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可以這么說,教師就相當于連接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橋梁。例如:基本上所有的留守兒童都是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他們因為年齡和身體的原因,無法耗費太多的精力與筆者進行溝通。因而在交流方面,筆者就會去尋找留守兒童的父母,并且甘愿作為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橋梁。筆者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都會將留守兒童的表現(xiàn)發(fā)在群里,進而緩解父母的思念。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會利用課堂時間將父母的思念傳達給留守兒童。如筆者在微信群里與留守兒童的父母聯(lián)系時,知道了第二天是某一名留守兒童的生日。此時筆者邀請該留守兒童的父母錄制生日祝福。在上課時,筆者就會播放生日祝福視頻,然后號召其他學生一起為該留守兒童唱生日快樂歌。這樣一來,該名留守兒童就能感受到父母、同學以及筆者對他的愛和關(guān)注。
音樂學科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從邊緣化地位一躍成為了每一名小學生的必修課。如果沒有小學音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很難將音樂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教學活動,他們在教學時需要秉承生本理念,進而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學生群體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留守兒童群體,音樂對該群體所發(fā)揮的作用更為突出,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
(本文是2019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晨.淺析留守兒童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J].藝術(shù)評鑒,2020(06):120-121.
[2]侯雙霞.音樂治療在留守兒童社會適應(yīng)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區(qū)域治理,2019(40):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