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 陳克艷
摘要: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日常課堂管理的策劃者,在中小學教育中起著關鍵作用。但當前中小學班主任管理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教育工作者直面困難,在不懈的研究探索過程中,改善管理方式,創新管理策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基于這種情況,為了更好地實現上述目標,本文主要研究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班級管理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93
班主任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尤其是在面對學生開展的教學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和定位都是很特殊的。新時代背景下,作為中小學班主任,不能一味的固步自封,以單一的枯燥的引導,來進行班級的管理。而是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明確的教育目標,協調學生與學校、學生與各科教師之間的關系,通過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建設,以及良好學習環境塑造,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的成長。
一、優化教育觀念,注重以人為本
中小學教師在執行課堂管理任務時,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要知道班主任并不是班級領導者,而是組織者和服務者的角色。作為班主任必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這是班級管理的基礎部分。通過樹立學生管理主體性觀念,尊重中小學生自主管理意愿,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充分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的管理計劃,引導學生嚴格按照班級管理計劃自主管理,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營造人性化與規范性相結合的高效管理環境。此外,中小學班主任要根據學生階段性發展的特點,開展專項德育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學生優秀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中小學班主任可以利用課堂時間或自習時間,設計德育主題活動,如“了解文明禮儀”、“自我管理”等實踐活動。通過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不能脫離實踐,要注重理論結合實踐,摒棄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發展以生活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引導學生深化自身潛能,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內在動力,使學生認識到維護和構建教學秩序的重要價值,促進全面管理的科學改革和優化。
二、創新溝通模式,改善師生關系
創新溝通方法非常重要,這將有助于改善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具體來說,面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教師應避免嚴厲訓斥或嚴厲管教,而是可以用鼓勵和表揚來進行轉化,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在保護學生的心理狀態基礎上,給學生傳達正確的行為和表現,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深化學生正確的認知。以積極的方式,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和問題,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行為的規范,也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當學生犯錯時,教師不能嚴詞厲色,而是應以寬容的態度,來引導學生主動承認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注意的是避免在其他同學面前進行嚴厲的教訓,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榮辱心和自尊心都很強,一個不慎,很容易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未來成長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在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指導時,班主任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保持溫和的態度和語氣,以啟發為主,杜絕在集體當中批評個體和個體面前批評集體。除此之外,學生之間的心態和性格有著很大的差異,班主任要及時關注內向的學生,適時的對其進行關心和鼓勵,在充分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的教學引導。
三、借助班級干部,強化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并不總是一個人,而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的。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工作開展中,班主任要學會“選賢任能”,讓有責任心和相應的能力、意向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在班干部選拔過程中,班主任不能以單一的標準來進行人員任用,而是要通過科學全面的選拔制度,讓全體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為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于選拔出來的班干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有一個輪流機制和提升機制。在班干部集體初成后,班主任要加強培訓和指導。讓班干部認識到,競選到這一位置,應熱情地為其他同學服務,團結他們,為班級的進步做出貢獻。班主任要提高對班干部集體的要求,同時對其工作開展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揚,觀察并提出不足,讓他們在不滿足現狀的情況下更上一層樓。同時教導班干部認識到要想管好班級,必須以身作則。通過定期的學習交流會開展,讓班干部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更好的輔助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開展。
總而言之,中小學班主任要想更好地管理好自己負責的班級,就必須考慮班級的實際情況。在相處過程中認真了解和觀察,對學生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促進素質教育的有序開展。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復雜且具有長期性。因此,中小學班主任必須堅持學習豐富的管理理論,吸取經驗教訓,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通過科學理性的教育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郝苗.網絡時代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應對措施[J].小學教學參考,2020(36):81-82.
[2]叢媛.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0(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