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平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本里編錄的知識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積極向上的人格,然而道德與法治課本中的知識大多數都和情境教學有一定的關聯。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授道德與法治知識時,在課堂中設計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可以更順利地在情境里尋找到本堂課即將要講授的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水準。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情境創設;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237
引言
對小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育不單是進行理論層面的知識講解,也需要結合生活實踐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體驗,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研究指出,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小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內在興趣,也能引導班級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的方式強化對教材內容的體驗程度,在提高知識掌握效率基礎上推動后續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所以教師應該摒棄陳舊的授課思維,重視通過情境教學法運用強化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和吸引力。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實施情境化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實施情境化教學是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其一,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懵懂時期,對較為深奧的知識是無法深入理解的,道德與法治課又是一門講道理的學科,有時涉及的觀點會比較難以理解,這時在課堂中融入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較好地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對知識內容可以進行更直觀地理解,為學生增添學習的興趣。其二,情境化教學方法符合目前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單向進行的,會對學生的能力有所限制,而采用情境化教學方式,有時便會需要融入課堂分組、小組學習等手段,成員之間便會形成共同學習的局面,會彼此發現各自的優缺點并予以改正,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平臺,更好地發展、完善自我,達到道德與法治課的真正目的。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創設策略
(一)在課堂中設計問題情境
教師應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主動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白自己是教育課堂的主體,進而有效地讓學生可以全方位地發展。以“安全記心中”課堂教學為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圍繞教材內容和小學生認知情況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出思考問題的方式引導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和情感體驗,利于推動后續課堂教學的穩定開展。“安全的含義是什么?”“人們在生活中為什么要遵守安全規則?”“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危險?應該如何規避或者是正確的處理?”“通過課程知識學習你們有著哪些知識與情感態度的收獲?”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多個層面的探索,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程度,更好掌握課程知識與相關的安全知識。教師應該結合思考問題制定完整的知識框架,引導小學生在知識梳理的基礎上進行課程學習心得的交流,這樣可以強化班級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知識和情感體驗。
(二)結合生活創設情境
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的現象或者情況作為引導知識點的環節運用在教學中,還能使學生進入學以致用的境界,讓學生能把自己領悟的內容合理運用在生活中,提升學生動手操作和活學活用的能力。以六年級上冊《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課為例,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法律是什么。法律這一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很容易與道德、紀律等概念混為一談,為了增強學生的分辨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地界定法律的概念,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照搬教材,直接就概念講概念,而是結合生活實例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鮮活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調動生活經驗去辨析、去理解,獲得對法律的正確認識。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引入“一家人乘坐大巴去旅游”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回憶乘大巴旅游時導游會提出哪些要求?旅游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因而能夠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學生想到很多,如準時到指定地點上車、排隊上車、乘車不要大聲喧嘩、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能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等。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材料引導他們分析,這些要求里面哪些是道德范疇?哪些是紀律范疇?哪些是法律范疇?由于有親身的生活感悟,因而學生很快就得出答案。排隊上車屬于道德范疇、準時上車屬于紀律范疇、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則屬于法律范疇。這樣的生活情境化教學變抽象為直觀、變理論為實際,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更加簡單易懂,學習更積極主動。
(三)運用電教手段創造情境
在社會技術持續進步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把電教手段的教學模式合理滲透在教學中,有效提升這門科目所講知識的真實性,且可以使學生深刻領悟到教師講授的內容。例如,在對小學生開展“可愛的動物”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改變陳舊的授課思維和講解思維,結合教材內容和班級學生的認知情況開展多樣化的知識講解與能力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小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活環境,分析動物在生存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結合生態平衡思想分析怎樣保護可愛的動物。然后結合教學目標進行課程知識的總結,在理論知識梳理基礎上提高班級學生的知識體驗與理解能動性,通過知識探究的方式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引導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多個層面的思考,在情境體驗中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與情感態度體驗,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加強情境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情境之花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綻放。
參考文獻
[1]黃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J].遼寧教育,2020(03):14-15.
[2]鄭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24):63-64.
[3]袁元琛.情境創設應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