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
摘要:在科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而小組合作便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之一,這種方式既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同時還能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在真正的實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甚至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背而馳,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關鍵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科學;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281
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已經在科學課堂中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存在的問題日益顯露出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科學教師只是為了完成形式教學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沒有達到,很多科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都是出于雜亂無章的狀態。有時還因為教師的指導不當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優等生的舞臺,中等生或是后進生參與程度較低。有時還因為教師的評價不恰當沒有達到很好的激勵效果,使得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漸漸失去興趣。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都是需要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適當的調控和組織的。
1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指導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保證大方向的前提下將課堂交給學生,做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合作者。
要想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而不是放任不管,只有教師有效的組織和調控,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的進行,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存在的問題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首先是教師干預過多。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進行適當的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過多的干預將會導致學生的個體責任感降低,使得小組各個成員之間相互依存的能力降低。其次,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合作學習的時間較少,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其意義,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非常重要,最好是異質分組,只有實行異質分組才能真正將小組的成員建立相互依存的關系,讓優秀生帶領學困生共同進步。但是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都是優秀生成為了焦點,包攬全局,使得學困生更加沒有信心和表現的機會。
3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指導關鍵問題的實踐
3.1教學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各種各樣的巖石”
3.2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樹立“巖石”的基本概念,明確巖石是多樣的,其顏色、花紋、軟硬、輕重、大小等都是不一樣的。
2.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巖石進行不同的分類。
3.分類的標準不同將巖石劃分的種類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課堂教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通過對巖石的觀察,得到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描述出所觀察的巖石。
2.通過巖石的特點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巖石分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習慣,養成合作探究的能力。
2.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對大自然充滿敬畏和好奇。
3.3研究過程
一、引入巖石
師:“大家的石頭都帶來了嗎?請把它放入盤子中,看看大家的石頭哪些是巖石,與同學一起分享。同時還要思考你的巖石是從哪里帶來的,有什么樣的特點?”
引導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并在全班交流。
二、觀察巖石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四種巖石,分別給它們編上號碼,請每個小組對這四種巖石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結果填寫在記錄單中?!?/p>
三、將巖石進行分類
師:“巖石的外貌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它們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同學們發現了嗎?請根據巖石的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p>
四、問題發現
首先在引入巖石這一環節時,學生過于興奮,將老師布置的任務忽略,大多數學生只是進行了討論,而在說特點時比較粗略。其次,對于老師布置的觀察巖石這一任務,學生可以認真的觀看,但是填寫記錄單比較困難。最后,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對于分類的結果不太了解,很多學生將一塊巖石單獨分成一類。
五、改進辦法
首先,進行巖石分享這一環節時,教師可以出示幻燈片,將重點問題標紅標大以提示學生。其次,在觀察巖石時可以將小組再細分成兩個,一個小組觀察一個巖石,并填好記錄單。最后,進行巖石分類時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學生來填寫觀察的關鍵詞,這樣保證了觀察的大方向的正確性。
3.4總結反思
通過課后的反思記錄和對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指導關鍵問題進行的研究,讓我對科學課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是需要教師的設計和分配任務作為基礎的,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行調控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但是并不代表教師可以袖手旁觀,因為很多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仍不理解,所以需要教師對整個課程的設計和調控,同時還要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去選擇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這樣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才會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真正得到鍛煉。其次,科學課程的合作是要體現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所以教師需要對課程的內容設計探究以及學習過程進行的探究,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有目的的去進行小組合作。最后,科學教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心理,可以利用小組之間的競爭,即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心理還能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施群弟. 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J]. 農家參謀,2019(09):177.
[2]楊可. 小學科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46.
[3]方方. 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