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英語已經成為工作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工具,在國際交流中運用最廣泛的就是英語。在這種形勢下,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更為重要。作為新時代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根據當前的教育發展形勢,在核心素養以及新課改背景下,促進小學英語的情景教學研究,以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情境教學
【作者簡介】田璐,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
目前,很多國家把英語視為必修科目,同時,在眾多的教育理念中,“從小抓起”成為主要的教育理念,這就注定小學教育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是最重要的學習階段。良好習慣的養成、基礎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都在這一階段產生。所以,舊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都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化改革,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才能突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情景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一方式可融合性強,能與多種教學技術結合為了使得小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學習英語,初中英語教師應當以不同的教學內容為準則,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然的、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真實的或者是模擬的活動,促進他們實現英語學習的泛化。一個多元化以及情景化的英語課堂,有利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思維碰撞,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渴望。
一、意義
1.必要性。英文并不是像我們的漢語,學起來比漢語更為艱難,大家身旁既沒有那樣的氣氛,也沒有系統的學習。但英文實際上是全球非常簡單的語言表達,漢語實際上比英語更繁雜,可是為何學習英語針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那么難,緣故取決于,大家對于英語的表述欠缺情景性和故事性,大家僅僅把英文當作一個標記,一門務必要學習的語言表達罷了,而漢語則并不是。我們在生活中會用到漢語,我們跟別人闡述一件事是用漢語闡述等等。因此,如果英語也如漢語一樣,隨時隨地都發生,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英文可能越來越容易。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一個實際的學習情景,十分必須。
2.重要性。伴隨著新時期的發展趨勢,英語課堂教學具體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培養綜合能力的優秀人才,是必要的結果。情景教學為小學英語教學增加了魅力,提升了驅動力。情景教學是中介、也是橋梁,它將現實生活與英語的學習連接起來,也將具體的問題和抽象的概念聯系起來。將情景教學應用在英語上,不僅更改了過去英語課堂教學的傳統式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學生不再只是片面性的接納教師的知識。教師憑借由繁化簡的方法,正確引導他們去發現英語這一課程的興趣,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愛好。同時該方式也可以將教學的知識以及趣味性有效地結合起來,為有效教學指明了方向。
二、情景教學的具體探究方式
1.運用故事創設情境。為何大家一直對大家產生過的事難以忘懷,而對課本上的知識非常容易忘掉呢?其原因在于缺乏故事性,故事性有一些類似一種程序性知識,而書籍就類似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能夠理解為公式計算或是是英語單詞那樣的信息內容。能夠理解為“是啥”,而程序性知識是一種全過程的專業知識,能夠理解為“如何做”。因此它更不易忘掉。如果我們可以將故事性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當中,這針對英語課堂教學的運用是一次極大的發展,也是一次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轉折。
以故事為主題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述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學習學習新知識。由于故事性更加貼近生活了,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了,因此也就成了目前英語教學中較受歡迎的方式。
故事主題法十分適用于單詞的記憶。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如果利用記憶的單詞構建有故事性的場景,幫助學生進行記憶。比如,學生要學習新單詞,以六年級的單詞為例,“bed”“chair”“remind”“math”“bag”,利用這幾個單詞就講一個小小的貼近生活的故事,“我放學回到家,看到我的小床,就沖上去想要休息,但是正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突然想起,我的數學作業還沒有做,于是我打開了我的書包,開始做起了作業……”簡單的小故事,就幫助學生們記憶了幾個新單詞,這種策略將生活場景和英語學習配對,可以使得學生一想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自動聯想到這些單詞。同時,隨著不斷地學習,還可以增加難度,讓同學們利用不同的單詞,想象以及編寫后面的故事。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2.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作為情景創設的輔助。由于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熟練使用。借助聲音媒體,進行英語單詞的教讀和課文的示讀。運用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所講授的教學對象。借助多種教學媒體融合使用,實現多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多媒體的使用在營造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氛圍、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并充分發揮其優勢,創設輕松活躍的環境。為了讓學生愛上英語,我們可以借助現代化技術整合各種網絡資源,通過圖片與視頻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聯系到自己家里的房內設施,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充分發揮內隱記憶的作用。在英語課上,教師必須更改自身表述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留意提升和培養學生的“管理權”。根據執行多媒體系統、微講座視頻開展獨立學習,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和要求小學習,使學生可以在各種各樣學習方式中得到完整的英語知識。
比如,“圖形的再現以及形象的理解”是一個顯著的特點之一,圖形是課堂中常見的教具之一,圖形在英語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代替模型,因為有一些模型是無法呈現在課堂之中的。比如在學習famous people's birthday這一課的時候,只能通過圖形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利用圖形的方式幫助他們理解。但其實靜態圖形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的這一工具,對于一些不太能夠理解的知識點,運動互聯網三維動態模型進行演示,也可以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影片或者是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以及聽覺上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更加直接的把握,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果。
3.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有趣的游戲教學情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并充分發揮其優勢,創設輕松活躍的環境。為了讓學生愛上英語,我們可以借助現代化技術整合各種網絡資源,通過圖片與視頻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聯系到自己家里的房內設施,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充分發揮內隱記憶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黑板+粉筆”,這樣的課堂顯得十分枯燥無味,學生難以從這樣的畫面得到視覺上的刺激,因此,大多數學生上課容易走神,從而造成課堂效率不佳。而多媒體技術可以改變教學的狀態,將靜態變為動態式教學。在多媒體下的教學環境具有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生動逼真的特點,書本上所學的知識被多媒體技術轉化成為真實的生活情境,學生可以通過這一技術將真實情景虛擬化,從而達到置身于情景中的目的。而眼前呈現的一切刺激著學生們的感官。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教學形式活化了,將教學的內容活化了,于是學生的好奇心也被點燃了。
比如在教授“what day is it today?”這一環節的時候,七個星期的單詞十分相似,不容易記憶,同時七個單詞的發音也很長,很多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在單詞記憶以及發音上發生混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計一個闖關游戲。將每個星期擬人化,這七個人代表七個星期,他們會在小學生闖關的時候出現,只有完成正確發音、正確拼寫以及正確記憶才可以打敗這七個“怪叔叔”完成闖關,得到精美禮物。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改變了學生以往學習的狀態,大家都爭先恐后地玩這個游戲,學習的動機提高了,學生的熱情也被點燃了,當小學生們置身于游戲情境中的時候,情景中的英語知識也就自然而然內化進他們的頭腦中去了。而闖關的情景必然和我們真實的生活情景存在著共同點,因此,我們在游戲小學到的知識也會被繁華到生活中去。
4.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情景。為了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習效果,挑選適合的教學方法是大家必須重點關注的難題。為了更好地建立一個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方式,而且提升學生的單獨學習和思索能力,我們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所學知識的運用。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難以避免會碰到一些困難,作為教師,需要具體指導學生擺脫這種難題。但是也可以進行合作學習,一起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目前師生之間良好互動,在英語課堂中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成為一種新的教學策略。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不斷創新情景教學的方式方法。角色扮演游戲是情景教學法運用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這種教學策略運用的最關鍵的方式,針對學生學習實際效果的提高具備關鍵的實際意義。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角色扮演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可以促使同學們大膽說英語,目前這種學習形式受到眾多學生的歡迎,通過親身的經歷可以幫助他們體會更好的理解課文中的內容。比如以其中一課為例,學習的主題是“I want to be a actor”,作為教師,首先應當讓學生們想好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再準備相應的道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可以在扮演相應角色、相互提問的時候可以練習說英語,在準備相應道具的時候,也可以了解到一個角色相應的單詞。比如,醫生這一角色就涉及“doctor”“nurse”等等。當學生們裝扮好自己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正常的教學了。老師示范,“I'm a teacher now and what's your job?”,隨后,同學們就要回答老師的問題,說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提問。角色扮演這一形式的學習靈活性十分高,提問范圍涉及十分廣,可以是where\what\who\how\when等等,這些句型都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范式來創設情景。角色扮演的最大特點就是幫助學生在自然的交流情景中,將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單詞包含在教學之中,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說、讀、寫、聽的方式,學會這些知識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運用這一方式的時候,要注意教學的重點,不能使得整節課的中心偏離,否則會影響正常的教學。
4.適應英文歌謠的方式創設教學情景。音樂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情景創設的方式,英文的歌謠對于學生音樂性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不管是在聽音樂或者是唱歌的活動中,都可以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傳唱度高、流行的音樂作為教學的歌曲,利用音樂的節奏以及旋律,對歌詞進行改動,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編進歌曲之中,通過這種方式將教學和音樂結合起來,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教育的改革。
比如,想要小朋友們學會拍手以及跺腳的英語,可以選擇教他們唱“goodbye song”,當他們學會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放學的時候,一起來唱這首歌,因此,老師想要他們學會的知識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音樂之中,融入生活場景之中了。只有通過這種生活化、情景化方式,我們才能在不斷地總結和創新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獲得永久的學習英語的動力。
三、結語
在新時期下,綜合能力的優秀人才愈來愈重要,針對每一個課程的課堂教學也很重要,尤其是英語課堂教學。因而,對于其必要性,大家開展了鍥而不舍的探索,根據這種探索,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習水準和能力。老師要建立有意思且自主創新的教學環境,豐富多彩和多元化英語教學課堂場景,并設計多難題的解決方法來解決目前英語學習的難題,這針對小學生英語老師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種挑戰。因而盡管現階段基礎教育改革成效顯著,但將來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陸亞運.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探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0):92.
[2]鐘峻嶺.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策略的探究[J].校園英語,2019(12):98-99.
[3]鐘峻嶺.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策略的探究[J].校園英語,2019(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