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男
摘要:小學階段是開展系統化、全面化教學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開展數學教學中,應該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緊盯教學關鍵點,補齊教學短板,保證學生日后的數學教學質量。因此,處于思維和表達能力視角下,小學低年級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合理設計教學問題,結合現實情況展開教學。通過一些實踐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水平,促進小學生長遠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思維和表達;策略
現階段,處于義務教育重要的時期,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為:加強知識教育與能力教育兩方面。因此,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把握方向,設計教學特色,明確教學目標等。數學思維與表達能力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立足于思維和表達能力視角,有效開展小學低年級教學。但是,當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進度滯后、忽略學生學習規律的問題,亟待加強改善。因此,本文針對思維和表達能力視角下,小學低年級如何開展數學教學展開討論。
一、科學設計數學教學問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各種數學問題,合理設計問題難度,調整各種解題步驟及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系統性思維與靈活性思維等。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問答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且在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完善數學教學知識體系。此外,通過一些教學情境的設計,可以呈現出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進行思考知識,解決數學難題。
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認識圖形》時,為了啟發學生對圖形的興趣,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圖形,比如說三角格尺、黑板、瓶蓋等一些物體,提問學生這些物體的名稱是什么?激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對圖形進行全面認識,進而增強數學思維。
二、加強語言表達鍛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語言作為思維呈現的有效載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一些小學生雖然可以用筆寫出數學答案,卻難以應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的解法。這直接反映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小學生缺少系統性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自身的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在小學數學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建立語言表達與思維能力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可以共同提升。
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位置與順序》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事前準備的簡易地圖,來描述一下學校和自己家的方向位置,并且按照怎樣的順序才能到達,找出最節省時間的行走路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與思維能力等,使學生逐漸形成數學思維。
(三)構建生活教學情境,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情景之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應用的數學知識。但是,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卻相對欠缺,無法在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事件構建聯系,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教學情景,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加以分析,提升思維能力。同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在生活之中切實解決生活難題。
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生活中的大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些大數,比如我國的人口已經達到14億以上,我國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等。通過這些大數,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同時可以鼓勵學生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其他大數,直接說出自己對大數了解。除此之外,在學習到《時、分、秒》這節課時,教師也可以在教授學生如何認識鐘表的時間概念的過程中,隨機提問學生現在時間是幾點幾分,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思維水平。
三、結語
低年級的小學生年紀較小,思維能力發展仍然不成熟,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思維能力,保證學生數學水平,是相對關鍵的教學環節。在數學教學思維與表達能力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分析策略具有顯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學生的興趣點,科學設計數學教學問題。同時,適當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建立培養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教學情境,促進小學生的知識交流。面對當下日漸復雜的社會發展形勢,要培養出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小學生,滿足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于志淼.小學低年級數學非書面作業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21.
[2]娜木罕.蒙授小學低年級數學問題解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3]劉桂花.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