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芳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課程一般在九年級開設,內容知識較為基礎,但對初次接觸化學的初中生來說也會有一定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以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展為目標導向,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更高發展。助學案教學是以學為中心、并由預學、嘗試、互動、反饋等四個環節構成的全新教學方式,為教師進行課堂講授提供助力。據此,本文針對促進高階思維發展的初中化學助學案教學實踐做探討,總結有效經驗,力求切實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 初中化學;高階思維;助學案;教學實踐
助學案教學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任務或問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創設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促使課堂學習的真實發生。教師應將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展的目標與改進教學策略相結合,發揮助學案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開展預學與嘗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素質理念要求學校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關注到課堂教學質量、傳授基礎知識,還應該讓學生明白如何學,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助學案教學,教師在課堂中應該起到指導與助推的作用,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自主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開展教學前,教師可以制作助學案表格,明確學習任務,為學生自學提供明確的信息指引,也為后續的反饋與評價過程做鋪墊。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本的《物質構成的奧秘》為例,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學課題“分子和原子”,引導學生按照先自學課本,再嘗試解答課后習題的順序,并明確教學目標,提出“分子與原子的聯系與區別”“在化學變化中發生改變與沒有發生改變的粒子分別是什么”等問題,使學生在預習時不至于盲目,能夠結合問題進行思考,提高自學效率。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問題找答案,也可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對仍然存疑的部分做標記,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批判性思維。預學與嘗試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促進高階思維發展打造好的開端。
二、進行合作與互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課堂互動環節是預學與嘗試的接續發展,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表達與交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能提高到另一層次。互動其實也是答疑、解題的過程,學生的化學基礎各不相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僅通過自學,無法充分發揮出助學案教學的作用。而結合互動,學生能了解到其他學生的學習方式,感受多種學習思路,使自己的化學視野被打開,跳出學習局限;教師在此環節為學生解答疑問,補充被忽視的細節知識,讓學生對該堂課的認識有進一步提升。
以《水的凈化》課題為例,化學實驗操作復雜,學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細節,因此在教授基本的操作知識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互助小組,共同列出實驗要點,再分別嘗試進行實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討論與操作情況感知預習階段是否成功,并將學生的反應記錄在表格中,找出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再展開進一步教學。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操作不規范導致的水從濾紙與漏斗中間流過”“玻璃棒將濾紙戳破”“實驗器具擺放不到位”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自己解決,記錄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讓學生自主改正錯誤。之后可以邊演示邊向學生解釋,讓學生明確“玻璃棒需要放在有三層濾紙的一側”的原因,并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操作。
三、及時評價與反饋,促進高階思維發展
評價與反饋是實現高階思維發展的最重要環節,學生能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從單純的知識中悟出更多道理,從而觸類旁通,進行知識間的構建與連接。在最后的評價中,教師可以根據助學案記錄進一步將學生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引領學生不斷嘗試解決新問題,使自身能力獲得提升。
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將助學案中的元素細化分解,讓學生反思自己自學過程是否注重效率,是否出現走思情況,能不能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思考任務,并結合學習到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環節是否積極發表意見,能否正確解決其他成員的問題,根據教師教學是否對化學知識有了進一步認識。為驗證學習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自己本節課學習到了哪些知識,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這些困難的,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學過程中忽視掉的細節。最后,結合助學案中的元素,教師可以出一張課堂自評試卷,將學生自學和教師教學的部分分開,以成績反饋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助學案教學對促進初中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需要結合預學、嘗試、互動、反饋等四個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實現少教多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最終實現高階思維的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立婷.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9(36):178-179.
[2] 吳春梅.利用導學案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9(2):183.
[3] 覃秋明.“三維六段學案輔助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的應用[J].廣西教育(教育時政),2012(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