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華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前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初中作為學生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要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升級。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在該教學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教育方法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再單純為學生講解知識,而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開發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本文將結合現代教育改革體系下合作學習模式提出數學教育改革方案,意在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在目前初中數學教育中,合作學習模式被廣泛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良好的創新,可以極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數學素養。但就目前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實踐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的認知不到位,無法發揮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科學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就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在初中合作學習中做好教育指導
在初中教育階段,雖然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深度都有所不足,所以,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必須要起到良好的教育指導作用,不能直接放手讓學生去進行自我探索。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中轉變教育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輸者,而改變成為課堂的監督者和引導者。在具體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職責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團隊合作進行監督,維持課堂紀律,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需要有機融入至學生的小組合作中,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有針對性的教學幫助下展開合作學習。最后,教師需要做好教學總結,根據學生當前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總結歸納,補充學生未提到的數學知識點。
以全等三角形這一節知識教學為例,教師首先需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隨后將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如:“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必須要滿足哪些條件?”隨后學生即可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探索。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進行仔細觀察敏感地發現學生是否在合作學習中出現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針對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探索解決問題。
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氛圍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要留給學生更多的合作與交流空間,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從而在教學活動中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針對知識抒發個人情感和見解,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達到頭腦風暴的教學效果。
以軸對稱圖形這一節知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在教學安排方面就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我合作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開場前5分鐘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隨后將每一個任務劃分給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擁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合作互動。在學生完成合作后需要對軸對稱圖形知識概念進行分享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在小組內部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發現氛圍和空間,能夠讓學生盡情表達個人觀點,使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與學習事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互動。
再例如,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落實,在課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隊展開預習。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隊伍來安排座位。隨后根據學生的自由分組分析總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法,扭轉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地位。教師和其他同學在聽完課堂分享學習小組的意見之后,可以對教育內容進行總結,并且提出相關建議,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全面。
三、做好教育總結,提高合作學習質量
單純依靠學生來進行自主討論學習,很難讓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的精髓和內涵,因此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歸納,指出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且對學生可能存在的疑點進行針對性講解,以此來幫助學生補充對于知識點的認識。教師在總結過程中,還需要采用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以三角函數相關知識在教學中三角函數教育內容中,小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會發現學生對于一些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者誤解。此時教師就需要做好教育總結,除了要詳細講解三角函數概念和公式以外,還需要再一次對三角函數的證明過程進行規范化講解,財務出行結合的方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以此來幫助學生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科學利用三角函數解決數學問題。
四、結語
合作培訓模式作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種先進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結合完善.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必須要突破傳統教育思維合理利用合作學習模式,增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合作,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章華.淺析小組合作如何成為撥動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琴弦”[J].考試周刊,2021(6):97-99.
[2]楊春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202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