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良紅
摘要:我國教育行業一直在不斷的改革之中,新課標對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行調動,進而將數學學習效果進行提升。分層練習能夠讓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增長,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因此本篇文章從分層練習的重要性出發,對優化分層練習的策略以及實施要點進行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分層練習;優化設計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內心學習狀態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全方位的考慮,進而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形式,使得每個學生通過練習,都能夠將自身的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得到提升。分層練習能夠較好地滿足以上的需求,在分層練習設計的過程中,要保證練習布置的差異化與分層化,要將評價制度進行加強。同時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強化課后復習,以將分層練習的效果增強。
一、數學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重復現象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在進行數學練習布置時,其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練習內容主要以課后習題為主,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其不具備一定的難度,無法將學習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其難度又超出其能力范圍,在解決的過程中,無法具有愉悅感,進而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缺少一定的主動性,對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練習安排形式陳舊
小學高年級數學練習安排上,其形式相對較為滯后,不能夠從知識的各個角度進行綜合性思考,過度地將關注點集中在知識的某個點上進行大量練習,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會得到抑制。除此之外,小學高年級數學題,主要以煩瑣的應用題為主,其題目的設置缺少一定的實際性,單純地為了計算而計算,將計算難度進行增加,這樣學生便會對數學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無法提升興趣,同時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脫離性較大,不利于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十分消極的。
二、優化分層練習的有效策略
(一)練習布置差異化
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迅速進行提升,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具有一定的吃力感,教師在進行練習檢查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鞏固。為了提升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牢固程度,這便需要教師在練習布置的過程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將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提升。以往在進行數學練習布置時,主要以書本課后習題為主,但是其缺少一定的差異性,無法較好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導致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在分層練習中,教師在布置練習時,要對每個學生的能力進行充分的考慮,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聯系布置,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進而加強其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三)練習布置分層化
在進行數學練習布置時,要重視習題的分層化,在大多數情況下,一般將數學習題分為三層:第一層包括引導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理解,對基礎概念進行深入掌握;第二層主要是提升學生對學習技巧的關注;第三層主要是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解題思路,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習題布置時,要充分地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將練習內容進行有技巧的布置,通過習題的練習,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練習。同時要對數學學習較為困難的同學給予重點關注,在習題設置上做好難度的把控,以免因為習題難度過大進而使得其失去學習的信心,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除此之外,教師要將習題的類型進行分層布置,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控程度,推動學生能力提升的不斷提升。
(三)加強評價制度
高年級小學生正處在需要認可和鼓勵的階段,尤其是來自老師的贊賞會使其學習動力得到大大提升。教師在分層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和評價,在練習布置的過程中,要對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有效評價,將其成就感進行提升,隨后再以鼓勵的方式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指證,學生能夠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更加重視,并重點改正,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行不斷提升。
三、結語
高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在構建的關鍵時期,增強對其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將分層練習方式進行優化應用,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升學生能力,調動其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聶懷媛.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分層設計的思考[J].考試與評價,2020(10):121.
[2]王玉龍.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分層練習[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