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婷
摘要:快樂學習教育理念是新課標改革以來的關鍵教學理念,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英語學科本就是一門和語言相關的學科,快樂教育能夠帶給英語課堂無限的魅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感知到多彩的英語課堂,從聽力的訓練中不斷拓展,并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快樂教育;聽力教學
“聽”作為英語學習的四大基礎能力之一,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目標。聽力需要聚焦各項能力,無論是對單詞的積累,還是對句子的理解,都影響著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新更多方式,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感覺,分析一些有效的方法,更好地助力聽力學習訓練。
一、利用周邊環境,培養學生聽力習慣
聽力教學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課堂上,使用英文教學,對于一些難懂的句子,教師再用中文進行翻譯。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的聽力能力,初中課本里的聽力內容并不會設置太大的難度。對于一些基礎的知識,學生需要不斷積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的對話,學生有時可以依據自我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判斷。
初中的三個年級階段的聽力學習由淺入深,七年級的聽力課本聚焦于兩個人的簡單對話,從中尋求一些關鍵的內容就能夠定位正確的答案。八年級的聽力課本中規中矩,聽力的內容更加深刻,會滲透對話兩人的情感。九年級的聽力課本更加系統規范,對學生聽力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在一定語境下能夠轉換思考。如此一來,依據不同年級階段的要求,教師應該制定相應的方案。打好聽力的基礎很關鍵,教學課堂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語言環境,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感知,學生逐漸形成的聽力習慣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中的各個問題。教師更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分析,在平常教學的課堂上,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說”能力。學生可以將聽到的內容說出來,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二、強化聽力訓練,創新多樣方式方法
關于聽力的培養需要有專門的訓練模塊,在學生早讀和晚讀時可以進行聽力練習,每一天都可以設置相應的任務。有些學生對于一些聽力內容易混淆,對音近的詞不能準確判斷,就會影響了句子的內容理解,故而強化聽力訓練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感知自我的薄弱內容,在訓練的過程中得到有效解決。課堂上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感知聽力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一體機,讓電腦來教會學生讀一些較為困難的字詞。清晰又準確的發音是學生心馳神往,并且能夠努力做到準確美式或英式的發音,提升各方面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將課本里的基礎知識用英語表達,對于課本里一些知識總結,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語言現象。因為詞匯的積累與理解是聽力感知的基礎,只有明白了單詞如何讀,如何理解,翻譯過程中聽到這個詞時,就能夠有效的判斷整句話的大致意思。新課前,教師可以開展聽力訓練活動,先讓學生多聽幾遍材料,并推測。通過一定的聽力訓練尋找到“The best title 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學生可以帶著教師的問題去聽,多聽幾遍,能夠對明確的問題進行回答。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注重對于聽力技巧的傳授,感知句子的重音,對一些聽不懂的詞大膽推測,結合外國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等這一系列的聽力技巧都方式強化學生的聽力訓練。
三、加強復述回答,有效鞏固聽力能力
快樂學習的理念就要讓學生主動地探索問題,教師在布置任務過后,應該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重復是英語聽力學習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對某一單詞的重復對某一句子的復述,學生的腦、心、眼、耳、口等綜合運用的聽說活動會有所影響。在復述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強鞏固對于已知內容的學習,使得記憶更加深刻。聽力能力的培養需要不斷地重復,平常訓練的過程中重復聽到的內容和重點知識,對于聽力的培養是一種鞏固與創新。
初練時,學生可以從單詞,詞組,句子開始,打好基礎,然后逐漸過渡到對話與課文的復述,先用中文的意思進行表達,再用聽到的英文進行回答,對于所復述的內容就會更加有印象。當學生已經熟悉了復述的一個流程,教師可以根據要求提示學生復述,讓學生邊聽邊對內容進行分析與回答,這是對由這句內容而引起的問題進行思考。最后讓學生聽整體復述,不需要事無巨細,但是聽力問題所設置的答案必須要十分清晰。平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復述能力,設置不一樣的情境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著學生的聽力水平。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是英語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以及為今后學習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探索更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聽力的世界中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張敏,張卓然,黃惠賢.影子跟讀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21,21(4):48-54.
[2] 馮紅藝.探討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實踐[J].散文百家,2021(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