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學校開展課后延時活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小學生“放學早、接送難”的現狀,同時數學訓練活動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環節,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課堂教學初衷?;诖?,本文筆者以課后延時活動訓練的概念為切入點,結合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簡單分析了當前課后延時活動訓練的開展策略,希望會對相關數學教育從業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課后延時;活動訓練;數學教學
一、引言
課后延時活動訓練的開展不但可以為高質量課后教學效果的實現助力,同時多樣化訓練活動的開展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舉措。但是當前部分學校在開展課后延時活動訓練時,只是簡單將其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等同,不但會對數學延時訓練活動效果產生負面的影響,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感。基于此,就要求相關數學教師要真正把握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的內涵,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訓練活動的形式內容,以此來為數學課后教學目標的實現助力。
二、課后延時活動訓練的概念
所謂課后延時活動訓練就是指相關教師在提供課后延伸服務的過程中,開展科學化的、多樣性的數學訓練活動。借助這種訓練活動,深化課后延時服務的內涵,不但可以解決當前因為小學放學時間早而導致家長接送難的現象,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輔導來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也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三、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數學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無形之中就會對活動訓練開展產生負面的影響?;诖耍疚墓P者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一方面,部分學校以及教師對于課后延時服務的內涵把握不準確,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輔導,訓練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并沒有實現訓練活動開展的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標,教學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學習時間過長而對活動訓練的開展產生抵觸心理。長此以往只會降低學生對于活動訓練的興趣,導致訓練活動開展效果與活動開展初衷相背離。另一方面,部分學校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時,并沒有對全校的教學資源進行統籌配置,課程時間設置安排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加大教師對課后延時訓練活動開展的抵觸心理,無形之中就會對延時訓練活動開展的質量以及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四、訓練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是保證活動質量的保障
(一)開展作業輔導活動
借助課后延時訓練服務的時間來輔導學生作業輔導,可以最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诖耍鸵笮W數學教師要將作業輔導活動納入到課后延時訓練的過程當中,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環節,來為教學目標的是實現助力。
一方面,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空間,在開展訓練活動時,要先引導學生針對課后練習題進行自主思考,避免出現直接講解學生難吸收的教學現象。借助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課堂知識,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有效之舉。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將針對性講解與統一性講解方式相融合。即要對大多數學生認為的教學難點進行集中輔導講解,同時教師還應該對于別學生出現的特殊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講解,將兩種方式相結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吸收程度,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奠定基礎。
(二)采取數學游戲活動
數學游戲活動是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狀況的教學創新之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對于訓練活動開展的興趣,同樣這也是豐富訓練活動開展形式的重要方式?;诖?,就要求相關教師要將游戲化教學的理念融入到訓練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以此為突破口來為高質量課后延時訓練活動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
比如:在《認識人民幣》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游戲化教學形式融入其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多套的人民幣卡片,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為賣方以及買方,鼓勵賣方學生選擇自己想要售賣的東西并且結合生活經驗來制定合理的價格,而買方學生就應該根據標價來選擇正確的人民幣數額進行選擇性購買。借助這種游戲化形式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不但可以潛移默化加深學生對于人民幣面值的認知程度,實現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在無形之中增加學生生活常識儲備量,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1]。
(三)引入數學競賽活動
數學競賽類訓練活動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一定的檢驗效果,同時這也是訓練活動開展的有效環節。在這一背景下就要求相關教師要以競賽活動的開展為突破口來保證訓練活動開展的質量。以《11到20各數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形式引導學生根據班級內部的具體物品進行數數比賽,比如:教室有多少扇窗戶,有多少盆栽等等,從問題出發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從而打造積極活躍的活動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班內學生互相之間出題解題,從而在保證訓練活動開展質量的同時為學生探究思維以及競爭合作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2]。
五、活動訓練內容的針對性是保證活動質量的核心
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開展恰當的訓練活動,是保證訓練活動開展質量的核心要素,只有這樣,才能加深課堂教學環節與課后延時訓練活動環節之間的聯系,從而保證數學教學的延續性。因此,就需要相關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在此基礎上開展訓練活動,以此來促使課后延時服務環節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方面,教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來開展課后延時訓練活動。一是要從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出發,針對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內容來開展適當的補充講解工作。比如:在《100以內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進位補位這一知識點來進行針對性講解,以此來為之后的數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二是教師可以結合活動開展過程的不足進行補充評價,從學生游戲或是競賽的表現出發,引導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合理把握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特征,合理控制訓練活動開展的難度,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的作用。比如:在游戲化活動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盡可能簡化游戲的規則,避免出現因為游戲規則復雜來導致的活動開展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結語:課后延時活動訓練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同樣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環節?;诖耍鸵笙嚓P數學教師要從多樣化的訓練活動形式以及針對性的活動訓練內容兩個層面入手,在此基礎上來不斷優化數學訓練活動開展的內容以及形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課后延時活動訓練開展質量,為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助力。
參考文獻
[1]龔俊紅.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優化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02):3-5.
[2]王孟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低段數學活動創意設計[J].學苑教育,2020(3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