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晗
摘 ?要: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后,“雙減”政策成為教育界眼下熱度最高的話題,引起廣大教學人士關注的同時,更促進了我國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掀起了教育觀念變革的新浪潮。本文以“雙減”政策為導向,研究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提升
想要使“雙減”政策真正落地,需要學校對其辦學理念進行轉變,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得到貫徹落實。然而,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來說,仍舊有部分學校、教師持有嚴重的功利化思想,對升學率有著強烈的執著,導致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唯分論”盛行,甚至影響著教師和家長不得不“剝削”學生的課余時間,大肆宣揚校外培訓、題海戰術,導致學生負擔不斷加重,有礙其身心健康。以“雙減”政策為導向,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則應當將我黨的教育方針進行全面落實,致力于構建全員、全過程以及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體系。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聚焦“雙減”政策,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最關鍵的一點就在于學校管理者和英語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新時期下,我們只有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才能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不能空喊“減負”的口號,更重要的是廣大教師為此付諸實踐行動,不再以“題海戰術”為制勝法寶。我們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的空間,采取有效辦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獨立自主進行初中英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學習不是負擔,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學會享受學習的過程。學校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革新考核評價機制,引導教師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摒棄“課內低效課外補”的思想,引領教師深入分析教材、研究課堂,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改革課堂教學結構
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課堂上,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對于學生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能代辦;對于需要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的課文,教師要主動為學生創造“張嘴”的機會。(2)針對英語詞匯教學,不鼓勵學生死記硬背,要教會其拼讀方法以及記憶詞匯的規律,減輕學生記憶詞匯的負擔。(3)在課文、“reading”部分,為學生精選背誦內容,忽略不必要的內容,幫助學生減輕讀背負擔。(4)適當開展課堂活動,多給學生提供對話、表演、創造的機會,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5)授課環節力求詳略得當,對于重難點內容多講解,多練習,簡單內容縮短講解時間,大綱要求以外的內容不講解,句型、時代多變化,引導學生及時鞏固。(6)作業壓縮至最少。這是最關鍵的一點,教師所設計的作業總量用時不應超過30分鐘,讀背任務不超過15分鐘,每日為學生精選英語閱讀材料,確保閱讀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主要目標是對學生的英語語感進行培養。周末除雙休日作業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布置有彈性的課外學習任務,不強行規定是寫作、聽力還是閱讀,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在此基礎上,每兩周下達一次錯題訂正任務,引導學生及時鞏固復習。
三、家長轉變教育觀念
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而言,要有意識地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家長進行教育觀念的轉變,幫助其摒棄功利化教育思想。現如今,有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惜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家長教育孩子時盲目跟風,甚至攀比誰家孩子上了更多的課外輔導班,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與學生家長多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家長轉變狹隘的“就業觀”“成才觀”,幫助家長減輕家庭教育的焦慮,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促使學生家長尊重教育規律,保持平和心態,學會客觀、理性分析課外輔導的效果以及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
四、校外培訓機構的重新定位
現如今,校外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參差不齊,服務范圍幾乎涵蓋學校教育的所有范疇,甚至演變成游離在國家教育體系之外的新“教育體系”。實際上,正是因為培訓機構對學科教育輔導的深度介入,所以助長了功利化教育思想,引發各界的教育焦慮,嚴重違背我黨的教育方針,非常不利于教育生態的和諧、穩定發展。基于此,在“雙減”政策下,校外培訓機構還需進行重新定位,對自身職責、服務范圍予以明確,摒棄以盈利為首要目標的思想,切實發揮自身的教育助力作用,而不是越俎代庖取代學校教師的地位,更不該在學科教育方面給學生增加額外負擔。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就我國的教育現狀而言,“雙減”政策的實行任重而道遠,還需將其當作一項系統工程,進行長遠規劃。就初中英語教學來說,社會與家長是保障“雙減”政策落地的責任主體,新時期下,要不斷加強家校合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氛圍,對社會各界的力量進行整合,打造“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從而保障初中英語教學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參考文獻:
[1]張志勇.“雙減”背后教育觀念的大變革[J].湖北教育,2021(24):1-1.
[2]樊朔.“雙減”政策落地,但教育仍被焦慮裹挾[J].中國慈善家,2021(4):92-97.
[3]董筱婷,宋佳欣.落實“雙減”: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202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研討班經驗交流側記[J].人民教育,2021(1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