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艷
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地體現了學習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學習興趣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是學生內在心理因素的一種,能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更加積極主動。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抽象、枯燥,對于形象思維占據主體的小學階段學生來講,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很難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并逐漸成為小學教學中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對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的教學形勢下,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在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的過程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教學策略
引言
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索、構建與運用中,進而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多措并舉,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營造良好環境,激發興趣
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戰場,也是搭建師生互動的良好平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主戰場”,將教學這一持久戰進行到底。當然談到課堂就離不開課堂環境的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也是教學成功的保障,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元素,將數學課堂氛圍調動起來,引導學生在充滿友愛、團結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課堂帶來的快樂。
首先,課堂氛圍的營造,應當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陪學生學習,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自習時間教師應坐到講臺備寫教學方案并隨時回答學生不懂的問題,做到與學生共同學習。其次,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并不是為一時的成績而是有益于終身的事情,讓學生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嘗試著自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繪制黑板報、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通過黑板報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既是學習成果的展示,也是進行數學知識的交流。最后,教師要做好幫助學困生的教學工作,不落下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而是要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策略,盡量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挖掘教材,找到契合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讓數學課堂開展更具有層次感、趣味性。
二、設置教學懸念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因此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具有強烈好奇心,而好奇心為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借助學生的好奇心,設置教學方式,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圓”為例,教師在此課程的講述過程中,可以以圓的認識作為著手點,向學生提問:“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學生通過思考,回答教師:“自行車的車輪為圓形的。”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問:“自行車的車輪可以為橢圓形、長方形或三角形的嗎?”教師借助問題的設置引發學生進行探討,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這樣的課堂提問,可使學生對圓的學習產生好奇心理,進而調動學生對圓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講解小學數學“可能性”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課間都喜歡玩哪些游戲呀?”以此問題作為課程切入點,學生會有不同的回答,如丟沙包、跳皮筋等.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是借助哪種方式來決定玩哪種游戲的呢?”借此引導學生講述解決辦法.無論學生做出哪種回答,教師均可繼續向學生提問決定玩游戲先后順序的規則,進而將玩各種游戲的可能性向學生介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師生間良好關系的建立,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創設實驗情境,感受探究之趣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必須經歷思考、質疑、實驗、交流等探究過程,才能準確理解數學概念,真正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但是,一些教師缺乏求新求變的意識,不注重對教學策略的整改,導致學生的探究過程十分艱難、枯燥,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念和動力。而實驗一直以來是驗證理論、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實驗能夠解放學生的手和腦,讓學生得到足夠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應的實驗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探究之趣,同時做到對知識內容的深度理解。
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一課時,鑒于圓周率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易接受,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實驗。具體形式如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身邊的圓形物體,然后利用繩子、軟尺測量這些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并記錄數據。待各組完成第一項任務后,教師可以提出探究性問題:“圓的周長和其某個要素之間是否存在聯系?”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數據,通過計算發現圓的周長除以其直徑等于一個約為3.14的定值。當學生得到這一結論,對圓周率的概念以及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便能產生透徹的理解。而且,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動手動腦,發揮創意,展現個性,他們不僅收獲了知識和學習方法,還能得到快樂和滿足感,并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對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夠全身心投入積極地去完成,面對枯燥的數學問題更是如此,只有提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接近,積極探究,不斷深入,培養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微.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11):57-58.
[2]陳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70.
[3]郝俊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