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蘭
摘要:主題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的核心,一個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成功開展需要有一個中心的主題,使得活動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向,活動內容的設置與安排變得整合。關于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不是教師單方面決定教學內容,學生應該從中學習到什么;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思考學生的學習需求,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所在,方能確定活動的主題。教師可以對學生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把握,與學生展開溝通與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本篇文章就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構建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構建;策略探討
引言:在當下的教學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儼然已經成為創新的教學模式,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等技能,提升學生將語文應用到實際生活的能力,課程源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語文學習也不例外,教師需要在語文課程的講解中拉近課本知識與實踐生活的聯系。那么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提出合理的課程主題。一個準確而又優質的課程主題的提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能夠通過確定的主題來實現教學環節的準備,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1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構建現狀
對于當下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的構建,我們其實不難發現,部分學校疏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缺少教學與實踐的聯系。就目前的教學現狀而言,教師也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導致學生在活動中參與興趣大大降低。對于主題的構建而言,教師需要在把握學生的學習現狀的基礎上進行主題的升華與構建,引導學生從主題上就能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
很多教師認為這種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個補充的過程,是可有可無的附屬,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而非立足于學生自身需求的現狀開展教學活動。上述問題都是當下教學中所不可避免的難題,需要教師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實現教學的發展進步,從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學生的發展狀況如何與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思路密切相關,教師應當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現狀展開針對性的教學,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構建策略探討
2.1結合生活實際確定活動主題
教育產生于生活,是生活的延伸與發展。教育因為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不斷充實,教師需要更好的結合實際來豐富教學活動,確定活動主題,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等。比如說在《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找一個下雪的時候,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雪地里展開自我想象與繪畫。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或者是獨自完成的形式來進行雪地里畫面的繪制。這種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興趣的形成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能夠為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造出一條“高速公路”。
2.2根據重要節日確定活動主題
每年的各大節日都是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有利時機。比如說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展開“我眼中的媽媽”的活動,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或者是文字書寫的形式來表達對母親的尊敬與愛意。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相關中秋節的歷史,展開班級內部的討論,也可以通過手抄報的展示來進行交流與了解。根據重要節日來確定主題活動,這類主題活動可以在班級內部展開,也可以由學校統一安排舉辦,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現狀為出發點,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答,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造高質高效的課堂,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2.3結合地方特色文化確定活動主題
每個地方獨特的風景以及各具特色的人文魅力都蘊含著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強烈的資源意識,積極進行相關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探索。比如說《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仿照課文的方式進行家鄉風景特色的講解,學生可以通過實地尋訪、詢問家長或者是線上查找資料的形式,向同伴進行家鄉風景的介紹,并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或疑問,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為風景類的文章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這類文章的描寫也指引了方向。
3.結束語
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構建策略探討,需要教師及時創新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及時與學生展開溝通與交流,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愿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主題活動的開展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實現自我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何艷.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主題活動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新課程(上),2019(04)
[2]張焜仁.“四性”結合,煥發活力——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03)
[3]馬文佳.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步驟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8)
[4]任齊燦.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構建策略與反思.校長閱刊,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