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高波 章云鳳
摘要:小學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生活問題都可以通過數學知識得以解決。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倡小學數學教師將生活化元素引進到課堂講解過程當中,引導小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者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數學知識進行驗證;同時,學會觀察生活,留意生活,積累一定的生活實踐經驗,使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發展。基于此,以下對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路徑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路徑
引言
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小學生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數學體系,學習數學有一定的難度,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利用小學生已經形成的生活背景和經驗,將生活中的事件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讓數學知識變得簡單生活化,讓學生易于理解和吸收,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能讓學生學有所用,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讓知識貼近生活。
一、知識講解生活化,深化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效果
生活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從學生們已有的實際社會生活經驗出發,挖掘與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資源有助于為學生們營造一種熟悉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們在這一情境之中借助生活經歷,巧妙實現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巧妙突破與理解。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實施知識講解生活化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深化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效果。這也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踐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突出價值。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便可以對此做出充分詮釋。例如,在教學“百分數”這節數學知識時,學生們需要熟練理解與掌握百分數的概念,“百分數是一種表達比例的形式,其通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但是由于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們在理解時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導致其實際掌握效果不甚理想。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自身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便有意識地為學生們列舉了大量生活中的百分數現象,像“目前我國城市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4%”“海洋約占地球土地面積的71%”“五年級人數約占全校人數的25%”“空氣中氧氣體積約占20%”“一件衣服顯示其羊毛占85%,化纖占15%”“果汁含水果成分80%,其他化合物20%”……這些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觸與經歷的。因此,以這些生活實例入手,便賦予了“百分數”這一數學概念以更加鮮活、形象的生命力,使得學生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且能更加快速地理解、吸收與掌握,無需教師過多的語言講解與描述。但從生活實例入手,關于百分數數學概念的認知便得以輕松突破與解決。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教學,對于深化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效果,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所發揮出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二、簡化深度,感悟教學語言生活化
俗話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教師將這句話引用到數學教學上,那就是:“教數學課說數學話。”言為心聲。語言,是教師用來開展教學的工具。數學教育家托利亞爾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如果教師能將教學語言生活化,就能有意外的收獲。在不影響數學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修飾,提煉,做到通俗易懂,富有機智與情趣。
三、在生活問題中教學
課堂導入是教師在設置整個課程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關系到是否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否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也決定學生是否能對這節課所要學到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在設置問題導入課堂時,教師應當將問題設置的盡可能簡單及通俗易懂,畢竟還沒有學習這部分內容,要注意和課堂小結的問題區分開。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可以以生活中的事物和經驗為背景,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由學生進行尋找和作答,以此引入本節課的知識。比如,在學習《認識角》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角的概念,然后請學生找一找,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最后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并且給予一定的獎勵。在生活的問題中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非常貼近生活的知識,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的持續性。
四、通過生活化教學降低教學難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教學難點問題與重點環節,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往往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果教師不能采用有效措施降低教學難度的話,極有可能給今后的教學工作留下問題隱患。因此,每當遇到教學難點或者重點問題時,教師都要優先考慮是否可以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通過提高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來降低教學難度,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比如在學習認識長方體這一知識點時,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感知能力,如果單純地依靠語言講解則難以將相關知識表述到位。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例舉一些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長方體物品,例如商場中人們乘坐的電梯是長方體,牛奶包裝盒、文具盒和家中的冰箱都是長方體。當學生的思想受到啟發以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自己說一說都有哪些生活物品是長方體的。這樣一來,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還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收到了更加顯著的教學成效。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創設條件,不斷發掘數學教學與生活聯系的路徑,不斷激發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季利英.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及實施路徑[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1):79-80.
[2]章喬軍.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科普童話,2020(26):97.
[3]李謨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路徑[J].求知導刊,2020(1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