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東 吳宇彤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無法匹配新時代的人才發展和培育需求,如何結合核心素養的發展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已經成為了當下的重點話題。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為改革數學課堂提出了方法策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數學課的基礎入手,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依據核心素養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深入的理解,側重培養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的教學理念是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至關重要。核心素養的提出成為了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并且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教師除了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傾向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活動,將培養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目標貫穿到整個課堂,使小學數學的教學呈現全新的風采。
一、基于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重要學科素養,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加側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這種刻板的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算理和算法開展講解,卻直接忽視了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的培養,這種與實際生活脫軌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效率不高。[1]鑒于此,教師應該秉承“從生活中來,向生活中去”的思想,結合生活化知識開展數學課堂的教學,使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氛圍當中掌握數學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使學生的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以“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上完成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之后,教師可以將課堂轉變成為一個學生熟悉的購物場所,讓學生在這一氛圍下深入對四則混合運算的應用。具體的操作方法為: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超市的圖片,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商家進行買賣活動,在買賣的同時進行商品的混合運算。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對運算的興趣,還能夠為學生積攢生活化經驗,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開展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多媒體這一教學輔助工具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和特點被廣泛的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在強化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效率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多媒體教學與小學數學課堂結合起來,能夠將教材當中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直觀的呈現出來,尤其是在圖形的學習當中還能夠為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2]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運用多媒體開展數學課堂活動,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例如:以“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的內容為例,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還需要使學生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過程,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為了化解這些難點,強化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師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過程,并且展示相應的立體結構,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加深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通過多媒體將學生難以想象出來的畫面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進而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三、結合實踐性活動,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開展實踐性活動是對課堂知識的延伸,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課程而言,知識的延伸至關重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將其運用到實踐當中,并且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開展實踐性活動的基礎,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展現出數學知識的實用性。[3]例如:以“百分數”這部分教學為例,在完成教材知識的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調研活動,比如調研學生的運動情況、閱讀情況等等,并以百分數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了高速的提升和發展。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作為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所需要重點培養的精神和能力,對于學生的發展極其重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將數學核心素養作為開展教學的基礎,貫徹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將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以核心素養為基礎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燕.拓展數學思維,提升核心素養——小學高段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3):91.
[2]何玉新.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112+114.
[3]呂新民.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