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期,身心發育還不完善,在初中數學的學習時,缺少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的習慣,隨著對教材知識的不斷學習,知識點逐漸的增多,倘若學生不會運用相應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非常差。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綜合整理,使其形成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和掌握,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和思維拓散的水平。本文主要闡述了將思維導圖進行運用的方法,以及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主要意義。以期可以給廣大教師給予教學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數學;單元整合
引言:
思維導圖是將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形成相關的圖形的一種思考手段。在進行數學單元知識的學習時,就能夠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把不同單元之間的知識進行相互的聯系,使其形成一種知識體系,將需要重點學習的知識進行記憶的鞏固,采用放射圖形的形式將知識進行聯結,互相串聯起來,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提高學生對單元知識的學習效率。
一、思維導圖的運用方法
學生在進行初中數學的學習時,無法將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都深深的烙印在大腦中,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講授思維導圖的方法,經過思維導圖,將單元之間的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將知識點轉換成圖形,不再是枯燥的數學文字,這樣的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講,學生對于圖形的感覺要比對于文字和數字的感覺更加靈敏,所以,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將知識點進行簡單化的處理,提升學生的記憶程度。思維導圖的方法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以及對教材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不斷的總結和整理,逐漸將知識體系進行完善,經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單元知識的思維導圖時,需要先為學生整理這個單元的知識點,能夠運用列目錄的方法回憶所學的知識點,經過對教材知識點的整理以及課堂筆記的整理,將單元知識的主要脈絡弄清楚,從而將其他知識點都和主要脈絡進行聯系,然后再結合課上進和課下,學生之間對知識點的交流和溝通,依據自己的興趣畫出具有個性的思維導圖,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性的認識。學生在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后,可以對這一單元的內容產生新的認識,不斷的實現鞏固和復習的最終目的。
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單元知識進行學習,需要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一定的示范,引導學生與單元目錄相結合,將單元的每個知識點進行整理,結合自己的課堂筆記,找到章節的主線等。尤其是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給學生設計不同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模仿,再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思維導圖,將重點放在對學生進行評價上,尤其重視對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進行點評,重視對學生的肯定,運用正面的激勵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長期的研究實踐證明,學生都對思維導圖這樣的方法持有肯定和認可的態度,而且已經可以熟練的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單元知識的整合,可以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制定出自己的個性的思維導圖。學生經過不斷的聯系,會對每個單元的知識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記憶和掌握,可以由點及面的進行回憶,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整體。
二、思維導圖用于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呢?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整理成一個整體。思維導圖是對人的大腦的結構的一種模仿,人們熱衷于對生動形象的知識進行記憶,因此,在設計思維導圖時需要將知識點設計的更加簡單形象,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結合,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整合效果。此外,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法,學生們在好奇心的引導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求知欲,真正的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調動和刺激。
1、有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運用思維導圖對單元知識進行整合,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還能夠幫助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關系,把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個單元體系,由點及面[1]。比如,在進行《整式的乘法》章節知識的整合時,不但可以使學生將同底數的乘除法、整式的乘除法、冪的乘方等知識點進行整合,還能夠使學生將之間的運算關系進行聯系和區分。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學生不但可以將知識點進行點點的復習,還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由點及面的聯系。所以,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將知識整理成一個知識整體,從整體面上將知識進行回憶和掌握。
2、可以將思維導圖中貫穿數學思想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一些數學思想,比如歸納思想、分類思想、類推思想等。這些都能夠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進行貫穿。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整合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其分成知識小組或者知識板塊,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優秀的思維導圖示范,讓學生在模仿中不斷的進行學習繪制,尤其是在剛開始學習時,需要知道學生運用類比的方法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創作,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整合的時候就是運用歸納思想的時候,學生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轉化成自己所熟悉的語言表達方式,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思維導圖,就是進行轉化的過程[2]。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時,就可以將之前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也進行總結,這樣的過程就是運用了數學思想進行歸納的過程。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經過自己內在的轉化,形成符合自己學習特點的思維導圖,這就是學生在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實踐的過程。這樣的實踐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學生進行整理的過程進行生動形象化,學生可以不斷的積累更多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數學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單元的整合需要學習方法和策略,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需要不斷的開拓自己的思維,創新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單元整合的學習,使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將已學的單元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溫故而知新,把新舊知識之間形成一個結構體系,鞏固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參考文獻:
[1]亓越.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4}(12):55-56.
[2]陳淑琴.信息技術背景下運用思維導圖整合初中數學核心知識點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4}(0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