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芳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顯露出來,傳統教學不能面向全體學生,更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分層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顯,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符合我國的教學現狀,可以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5-0181-02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e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
SHI Fang? (Yuanquan Primary School,Qingshui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have been revealed. Traditional teaching cannot be geared to all students,let alone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herefore,the importance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conforms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an realize the commo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all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atified teaching strategy of upper grade mathematics in elementary school,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upper grad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Keywords】Upper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Mathematics;Hierarchical teaching;Strategy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在進入小學高年級以后,由于數學難度的提高,和小學生自身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導致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不同層次的分化。這個時候如果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還是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統一地教學,會使得這種分化程度越來越明顯,最終會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逐漸下滑,喪失學習的信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基于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一定要變換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通過采用分層的教學方法,來兼顧到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實施有差異性的教學,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所提高,最終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1. 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層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進行分層。小學高年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為了確保分層的客觀性,可以在分層前對學生進行一個小測驗,通過對這段時間學生學習情況的測試,使學生對自己在班級中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為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提供一些參考。因為,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考試緊張,所以會出現一些失誤,導致這次測試成績不太理想,這時就需要教師結合這個學生平時一些具體的學習情況來進行綜合性的判斷。比如,這個學生平時表現不錯,回答問題也比較積極,學習態度端正,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錯,只不過這次測試成績不是很理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也可以把這個學生分到能力較高的一組中,期待這個學生今后更為優秀的表現。小學高年級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綜合能力劃分為A層、B層、C層三個層次,用字母來代替分層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用字母A、B、C來代替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當然,這個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往前進行排名的,B層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進入A層、C層的學生也是可以通過努力進入B層或者A層。同理,如果A層的學生驕傲自滿,不努力學習,也有可能下降到B層。小學高年級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主要就是方便教師今后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使得學生對自己數學的綜合能力在班級中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對自己真實情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所以,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不要通過座位的前后排,或者是直接的進行分組來進行體現,防止通過這樣極端的分層方式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小學高年級教師要通過合理有效的分層,來極大程度上激勵學生,使得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促使學生不斷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