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
摘要: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歷史知識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內發(fā)生的,只有將歷史事件歸放到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才能夠發(fā)現(xiàn)時空賦予它的獨特意義。然而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其時空觀的意識比較薄弱,大大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本文將基于新課程的視角,結合實踐教學經驗,談一談初中歷史時空觀的具體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時空觀;培養(yǎng)策略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新型的教學理念與要求也層出不窮,中學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中學生在能力與知識上需要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對歷史事物展開研究,并了解歷史的時序。”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再限制于考試成績之上,而是將其擴展到了歷史時空觀的培養(yǎng)方面。對于歷史學科來說,時空觀是學習歷史知識、體會歷史情懷的必要因素,缺乏時空觀的歷史學習是沒有靈魂、不夠深刻的學習,鑒于此培養(yǎng)初中階段學生的歷史時空觀是極其必要的。
1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時空觀的培養(yǎng)意義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對歷史事件背景的介紹以及歷史時空環(huán)境的闡述,從而導致學生的歷史事件脈絡不夠清晰,歷史人物關系也比較模糊。鑒于此背景,將歷史時空觀融入到歷史課堂中主要有以下意義,首先歷史時空觀的形成有助于幫助學生梳理歷史事件發(fā)生脈絡,避免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片面、不深刻的學習缺陷,也就是說時空觀有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整體化全面化的歷史思維。此外,歷史時空觀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歷史共鳴感,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形成對國家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歸屬感。
2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時空觀的培養(yǎng)策略
2.1通過思維導圖,梳理時間脈絡
在一定程度上,思維導圖能夠帶來比文字更加直觀強烈的視覺感受,特別是在歷史事件的整理過程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往往能夠將時間、事件與主要人物清晰地表示出來,有助于學生對歷史時間脈絡進行梳理,更有助于方便學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理解與記憶。思維導圖的展現(xiàn)形式十分多元,其中時間軸是比較簡單且常用的導圖形式,簡單的格式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也能夠使得學生認識到歷史事件的循序發(fā)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歷史時空觀意識。例如,在《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教學中,這一單元所涉及的知識點比較繁雜,特別是關于一些戰(zhàn)役的名稱、時間與交戰(zhàn)雙方等,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學生們在記憶起來往往會造成記憶混淆、理解不深的學習缺陷,鑒于此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法,引導學生按照特定的標準繪制思維導圖,將知識點清晰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即方便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也有助于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樹立歷史時空觀念。
2.2通過信息技術,演示歷史進程
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倘若缺乏一定的歷史時空觀那么學習起來是比較枯燥且乏味的,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或說教式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入感知歷史事件中蘊藏的時代力量。鑒于此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演示歷史發(fā)展進程,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們,在強化學生時空觀念的同時,讓學生們直觀立體的感受歷史事件帶來的震撼與共鳴。例如,在《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歷史發(fā)展的進程,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影音資料,將我國從古至今社會生活的主要變化通過信息技術呈現(xiàn)在課堂中。通過影音資料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歷史時空與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生活的變化與差異,從而強化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
2.3通過知識對比,探尋歷史規(guī)律
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很多歷史事件都有著相似甚至重疊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對比學習方法往往能夠帶來良好的教學收益。此外,知識對比學習能夠使得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不局限于一個視角,而是在對比的過程中擴展到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挖掘不同知識點背后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從而自主地探尋到歷史事件的規(guī)律所在。在對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時,更能夠使得學生認識到歷史時空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而為今后的歷史學習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例如,在學習世界史時,特別是在學習資產階級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西方不同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俄國、法國、英國的革命時間、革命緣由、革命成果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在對比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資產階級產物,同時便于學生能夠對資產階級革命產生更深層次的了解與認識。
結束語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有著泱泱五千年的歷史畫卷,這幅畫卷是由無數(shù)歷史時空相呼應相連接所形成的,不同的時空都有著特定的歷史事件與歷史情懷,要想學好歷史知識就要形成良好的歷史時空觀意識。鑒于此,教師便應該結合新課改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時空觀,旨在提高初中歷史教學實效的同時,將新課程教學理念落實到歷史課堂實處。
參考文獻:
[1]王強.淺談七年級學生“歷史時空觀”的培養(yǎng)[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13.
[2]梁琿.歷史時空觀的教學維度和培養(yǎng)途徑初探[J].高考,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