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月雯
摘要:隨著新高考模式的不斷實行,在當下的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法成為地理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高中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成績以及能力的提高都有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教學方法的合理性很關鍵地影響著高中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基于3+1+2新高考教育模式下,對新高考模式進行深度解析,并且由于新的教學模式,對高中地理教學產生了很大影響,本文針對以下三個方面,總結3+1+2教育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索;策略
前言
新高考的改革已經(jīng)嚴重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知識結構構建、知識體系系統(tǒng)化都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在3+1+2新的高考模式下,確定符合實際的,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合理且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在適應新高考的過程中加強高中地理的學習。另外,教師也要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和反思,以幫助學生適應新的高考形式。
一、新高考模式的特點
新高考模式主要是3+1+2的新型考試模式。其中的"3"是指高考考生要從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個基本科目,"1"是指學生要在物理和歷史兩門有文有理的學科之中選擇的一門科目,"2"是指學生應該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以及生物四門學科中選擇兩門高考考試的科目。并且在后面三門選擇性的考試科目當中,思想政治和地理,化學,生物學科不是以常規(guī)的考試分數(shù)計入成績的,而是以等級分計入總分的。從以上的基本分析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新高考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一)更加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
新的高考模式使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更加突出。通過設置選擇性的考試科目,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有助于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
(二)更加注重多元化選拔
新的高考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考試中以分數(shù)定學生終身的固化模式。3+1+2的新高考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也注重學校對學生選擇的多元化,能讓傳統(tǒng)模式下的基礎知識的重點培養(yǎng)轉移到優(yōu)化學生的系統(tǒng)化知識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方面。
(三)采用綜合性的評價方式
新高考模式下的成績,不再只看考試最后的總成績,因此,這就為許多高校在選拔學生的方面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據(jù),能夠突出學生的特色,幫助高校選擇更優(yōu)秀的生源。
二、新高考模式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影響
(一)有助于突出地理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
地理學科的文科性質較強,有很強的綜合性,并且也有理科方面的性質。比如,抽象的空間和時間概念等。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考過程中,地理是屬于文科類的科目,因此,理科生是不考地理的,但是新的高考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將選擇權重新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個人興趣進行學科的選擇。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新高考模式下,選擇地理科目的學生,較傳統(tǒng)模式下的人數(shù)大幅度增加。因此,新的高考模式有助于突出地理學科的高考地位,也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學生的認可。
(二)有助于增加地理學科的授課時間
研究顯示,在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下,平均高三的文科生,每周的地理課是四個課時。但是實施新高考的模式以后,各學校對地理科目的授課時長明顯增加,甚至有的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在考試之前進行集中的對地理學科進行復習。
(三)有助于優(yōu)化地理教學內容
新的高考模式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進行了適當?shù)男薷暮驼{整,部分氣候的章節(jié)成為選考內容。并且,對部分內容,例如,對"地質循環(huán)"等進行了內容的篩檢。
三、3+1+2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優(yōu)化地理學科的教學方式,加強小組之間合作學習
新的高考模式背景下,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也為教師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地理的考試答案很多是不固定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例如,在進行"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這部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授課之前,針對教學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鼓勵小組內進行討論。教師并加以適當?shù)囊龑?,從而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增強合作意識。
(二)創(chuàng)建實效課堂,適應新高考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對學生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針對新高考模式進行優(yōu)化教學設計,并且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希谌胄碌慕虒W資源和因素,創(chuàng)建實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中,可以將具有相關聯(lián)系的章節(jié)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xiàn)教學的知識結構化的同時,能夠將知識體系系統(tǒng)化。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適應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模式的變化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心理壓力或者學習壓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課堂上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注意關愛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對新高考模式下的恐懼。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開展模擬考試,使學生能夠提前適應試卷和題目,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結論
總之,新高考背景下,需要教師進行探索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要求,創(chuàng)新并總結反思。新高考模式對教師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適應新高考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地理知識的把握,從而能夠順利的迎接考試。
參考文獻:
[1]王紅兵.試論我國高考改革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兼論高考歷史試題的變化[c].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集,2003 年.
[2]張耀萍.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高中地理教學方式轉變[c].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年.
[3]李禹階.汪榮.我國高考的歷史與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向窺探[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 會科學版[J],20105.
[4]劉智運.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之轉變[J].湖北招生考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