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紅
摘要:當前,伴隨依法治國理念的不斷滲透與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開展德育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課題。而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承擔著德育教育、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任務?;诖?,本文在立足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學習規律,探討了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塑造學生的精神品格,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教學;立德樹人
隨著教育教學的逐步深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很難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因此,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學科教學的主要方向。站在客觀角度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人文學科范疇,教師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探索更多元化的授課方式,促進學生的法律涵養得到多維度的強化與提升。對此,本文結合文獻綜述法與實踐調查法,對如何使得核心素養滲透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盡本人一點微薄之力。
一、聚焦專業能力提升,給學生做榜樣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大多數情況都是由老師在講臺上主講,學生在臺下豎起耳朵聽講。然而,正是由于這一客觀因素,臺下的學生并不是專業法律或與法學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導致在開展法治等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往往專業性的滲透能力較差,由此導致他們對課堂把握不準。教學內容較為單一,這對學生法律素養、道德素質的培養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政府等對學生道德素質、法律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課程教學也對任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從這一角度來看,教師應加強自身道德與法治的內涵素養,以此更游刃有余地開展教學,給學生做榜樣。
例如,當前初中教學中極力推崇道德與法治課程,在立足教學實際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必須要積極投身于學科的專業學習中,認真分析教材的特點、內容,并將其與以往的思想政治教材進行區分。而學校也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相關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更好地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這樣一來,由相關培訓促使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加之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也有助于教師不斷探索出真正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針對性。而教師的專業素養、職業能力等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更有利于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這對順利推進教學有很大促進作用。
二、引入信息技術教學,提升教學直觀性
科學化、互聯化、信息化在社會層面的全面鋪開,促使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其中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產業帶動了初中課堂的教學方式上的變革,使得教育得以更高效、更順暢、更便捷地展開。核心素養滲透下的道德與法治自然也離不開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助力。由于多種信息技術的引入、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以及社會實踐的變化等,導致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需求逐步呈現出多元化、復雜性等特點,而如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訴求,信息技術的引入可助課堂教學一臂之力。信息技術是由一個高度集合化的多維影像展示系統組成的,而且依托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提振課堂上的師生情緒、師生互動性、師生交流度有不一樣的帶動效果。對此,教師應該開始著手考慮怎樣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更新穎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以新耳目,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感官、思維,以此提升道德與法治的直觀性。
例如,在“學法守法遵法用法”的教學中,僅通過教材知識,學生們的學習體驗感并不強。對此,我將網上有關本章節教學內容的視頻進行了一定剪輯,為學生呈現“初中生偷盜”“當街打群架”等與初中生相關的社會性新聞。然后,讓學生們在小組中討論這種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并讓學生選取代表表達本組的看法,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糾正與完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本章的教學內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將專家對該類社會新聞的分析與看法,呈現在課堂上,更好地讓學生們從專業視角審視這一社會現象,以期讓學生們意識到遵法、守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規范自身的言行,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在后續的學習與生活中提升對法律學習的意識,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這樣的教學形式比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效果更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學科教學的最終價值訴求。素養的提升要求學科教師從學科教學的規律與特點出發,結合當前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長期的教學中不斷總結、反思,探索出學生更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科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科核心素養深深扎根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
參考文獻:
[1]連芳芳.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試題與研究,2020(36):169-170.
[2]任延軍.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