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憑借語言來進行,是離不開語言表達的,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學生智能的培養等,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生動,正確,是否具有號召力、感染力、震撼力,這些都與教師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在教師的職業生涯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語言;教學活動;語言藝術
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的積極傳播者和創造者,他們把前代人的文化精華傳遞給下一代,又不斷地融合和創造著新文化,使之更適合于青少年學習和社會發展需要。傳遞知識和繁榮文化都離不開教師,教師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職業學校的教師與其他高職院校教師一樣,一定要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工作、教學能力。“中等職業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職業培訓,目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其定位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
一、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對教學的影響
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憑借著語言來進行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正確生動,是否具有感染力、號召力、震撼力,這些都與教師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在教師的職業生涯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學生智能的培養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語言。總之,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在教師的職業生涯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應聘教師崗位的人員,了解教學語言藝術的意義是從事教師職業的關鍵一環。
在影響教育質量高低的諸多因素中,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高水平的教師語言意高旨遠,聲情并茂,深入淺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感染著教師指導的正確方向健康成長。
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失當的、不利于課程目標達成的課堂激勵俯拾皆是,或以含糊其辭的“答得不錯”來回應學生的精彩回答.或一味給以“你真棒”、“好極了”的廉價表揚,而一些講公開課的教師,為了追求所謂“完美”的教學效果,更是常常只提問和激勵那些回答問題正確率高而且流暢的學生,而對那些思考問題較慢、回答問題經常出錯的學生.則置之不理。激勵性的語言能點石成金,一字一句撥心弦。
由此可見,老師親切的語言,和藹的目光,熱情的期待,這些有聲和無聲的激勵語言,可以使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暢所欲言,使學習變成了一件充滿快樂、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動,在教師與學生之問形成良性互動。
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和思想教育時,都要借助教師語言這一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講,準確、鮮明、生動、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號召力的極具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是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一環,從而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很難想象,講課時噦唆重復,味如嚼蠟;或張口結舌,“嗯嗯”、“啊啊”、“這個這個”,說話拖泥帶水,或慢條斯理,要么不講變化,要么裝腔作勢,要么動輒大聲訓斥,這樣的教學語言充斥的課堂絕不會是生動活潑、主動積極、學生氣氛濃厚的課堂。
研究資料表明,課堂紀律的好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成績的優劣,以至于學生的成長,這些都和教師的教學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學語言的魅力能給學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啟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思考,理解掌握老師講授和學習的內容。學生在教師準確,鮮明生動的教學語言的指導下,有助于他們開動腦筋,綜合分析理解、掌握所學習的內容,使自己得到思維訓練的機會,促使他們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教學語言是教師教學的主要手段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日趨多樣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教學語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難以取代的。教學課堂都是無法離開教學語言的,無論是傳統的課堂,還是教學手段多樣化的今天,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語言講授及引導,只不過傳統的課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教師在講述,而在一些非正規的課堂中,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應用增多,學生活動的自由度較大,但言語活動仍占絕大多數,教學語言也是這類課堂的主要組成部分。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動力也是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課堂上如果教師的語言飽能夠飽含濃郁的情感,這樣就會對學生產生很強的感染力。心理學研究證表明,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這兩個領域在任何的心智活動都不能被截然分割。教師的教學的語言可以影響師生之間的情感,讓師生之間的感情得到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更加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師生間的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會對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大的增強,產生積極的影響。皮亞杰認為“沒有一個行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為動機。”情與理缺一不可,互為補充互相協調。教學語言就是師生間的情感流活動的重要媒介。教師通過教學語言來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那些忽視或者不重視的教師往往會因為語言的運用不當,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教育家斯維特羅夫說:“只是為了博得學生一笑,它在給學生以愉快歡悅的同時。促使學生深入思索,悟出“笑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行云流水,一言一語皆幽默。教師的教學幽默能夠很好的潤色課堂,為教學填亮增色。幽默的教學語言,能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三、教學語言藝術能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愛因斯坦曾經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高低,不僅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語言能力的發展、審美能力的發展,還影響到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
(一)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能夠反映出教師思維能力的高低。叔本華的說過“誰想得清楚,誰就說得清楚”。常常我們的思考會因詞匯的選擇或遺忘而被迫中斷、很顯然的是我們的思考力嚴重依賴于我們的詞匯量與組詞能力、在現有詞匯難于正確表達某個意思時我們往往會自行造詞,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可以探知教師是如何進行思維,如何思考問題的,通過學習教師的思維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思維興趣,提高思維能力,提高思維水平,學會多角度多視角思維,打破固定思維模式,直觀描述的教學語言會影響到學生的形象思維,理論概括的教學語言會影響到學生的抽象思維,教師的語言觀點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獨立性,教師機智幽默的語言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教師的語言材料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等等。
(二)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傳授知識的工具,不僅僅是這樣,教師的語言還是一種榜樣,是最直觀、最有效、最有聲無形的榜樣,它能夠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語言習慣、語言能力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有實踐證明∶如果學生長期受到言之有理、言之成序、言之有趣的教學語言的熏陶,就能逐步產生對語言的濃厚興趣,對文化產生深厚的底蘊影響,對自己產生自信和信心,使自己掌握靈活運用語言的本領。
(三)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它不僅能開發情緒記憶,而且能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因為教師教學語言藝術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美,能激發審美想象,豐富審美情趣,本身就可成為學生審美的對象,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教學藝術家的語言都具有聲音清亮,具穿透力的特點,讓人聽來十分舒服而且生動形象,有魅力;語言豐富多彩,簡潔明確,感情完全投入運用自如;聲調的輕重緩急、高低快慢、抑揚頓挫的變化,總讓人變得那么自然、那么優美。像詩歌一般精煉的語言,像散文一般優美的語言,像小說一般生動的語言,像戲劇一般傳神的語言,這些教學語言本身就是十分豐富的審美材料。如果學生能夠長期在這種語言氛圍下得到熏陶,就會培養出很強的審美能力,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從而在“樂中學、學中樂”,在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對客觀事物有很深的感受和體驗,并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語言才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教學語言的風格魅力之美,不同個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具體情境中,每個人都表現出不同的語言藝術風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教學語言魅力,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語言要素進行創新表現出來具有審美價值的語言格調,它既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的表現,又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的結晶。教師用氣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語言藝術修養所營造的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氣氛,更加的誘發著學生的美感共鳴。
形成有吸引力的引人入勝的教學語言風格,這是每一位教師所追求的目標,所要達到的境地,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語言藝術風格是一個成功教師所必須具有的,雨果在談到藝術家的創造性時說:沒有風格的作家,盡管可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卻達不到真正的勝利。而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想使教學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機勃勃、洋溢著美的氣息的過程,就必須精心追求教學語言的風格美。
參考文獻:
[1] Tayor.語言的學習與運用[M]. Englewoos chilffs, NJ : Prentice - Hall ,1990:261.
[2]J .皮亞杰任左俠李其維主編 ,皮亞杰發生認識論論文選[C]1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1.
[3]彭聃齡.1語言心理學[M]1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