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營造民主、平等、開放的學習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文章主要探討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策略。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2-003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各類課題校級培育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1mypy07
作者簡介:陳瑜(1979-),女,湖北洪湖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英語語言文學及翻譯學、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不僅具有覆蓋面廣、課時多、跨度大的特點,而且是學生接觸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徑。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能夠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本研究的實施環境
1.宏觀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針對公共基礎課程提出了“注重在潛移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要求。顯然,課程思政已成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抓手。
2.微觀環境
《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指出:“通過英語學習獲得多元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汲取文化精華,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文化比較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立場,具有國際視野,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
3.技術和數字環境
依托愛課程平臺,筆者所在學校建設了高職公共英語線上慕課。本課程作為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的首批高職慕課,于2017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優越的視聽效果,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利用智能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泛在學習。
二、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過程
1.實施流程
筆者以“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職通英語綜合教程》為例,每個單元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模塊,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1)課前線上MOOC,自主學習。課前,教師在職教云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單(含思政元素)。學生根據任務單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將不懂的內容記錄下來。組長提前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歸納整理,再上報給教師,以便教師做好課堂答疑準備。
(2)課中線上+線下,知識內化。教師根據聽說、閱讀、寫作等內容及線上線下不同授課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先讓學生討論,再通過各種形式(連線外教、企業人士,查看權威網站等)進行答疑解惑。
(3)課后線下拓展,能力提升。教師精心設計貼合單元主題的個人或小組活動,讓學生完成課后任務后提交到線上,以便分享和評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觸及學生的內心。因此,教師要根據單元主題、課文內容、交際主題等,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找到課程思政的切入點,科學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環節。教師要有同理心,做到換位思考,還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把握課程思政教育的契機。
2.實施案例
現以第六單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為例,探索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策略。
(1)分析本單元教學背景、教學內容及學情。教學背景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本單元不僅要讓學生明確環境危機,樹立環保意識,還要讓學生參與到改善生態環境的行動中。寫作課的任務是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制作主題鮮明、結構合理、語句通順的英文海報。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本模塊的第三次課,是在學生明確環境危機、樹立環保意識之后,踐行環保的一次極其重要的語言應用課。本節課是寫作課,要求學生通過英文海報制作來宣傳低碳生活、垃圾分類和野生動物保護等。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宣傳海報寫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英文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情分析:包括優勢及劣勢的分析。優勢:通過第一次聽說課學習,學生已經能夠運用英語描述環境問題;通過第二次閱讀課學習,學生在閱讀低碳生活相關文章后,已基本掌握環保主題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劣勢:學生運用這些詞匯和句型進行書面表達的連貫準確性還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學習;主動參與環保宣傳的精神有所欠缺;英文書面表達能力普遍不高。結合上述優勢和劣勢,本次課將從以下三方面幫助學生鞏固內化所學知識。1)把第一次聽說課和第二次閱讀課中的詞匯、句型進行融合,著重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2)在活動設計上,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3)把環保實踐活動融入語言學習,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如何從自身做起。
(2)設計課前學習任務單,并發布在職教云班級平臺。任務一,慕課線上學習:1)Watch the videos of 6.1 and 6.2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nline to find anything that is helpful for your writing and take notes.2)Finish online exercises and learning tests.任務二,團隊作業:Write the draft of the pamphlet in Graphite document in teamwork and the body of your writing should be at least 100 words.
(3)課中教學分為8個步驟。1)匯報答疑:教學助理匯報,教師答疑。2)通過批改網評價初稿寫作情況,找出錯誤。3)外教講解海報的要素,小組佳作鑒賞和討論。4)詞匯鞏固,豐富語言:職教云頭腦風暴詞匯檢測,教師對易錯單詞進行講解。5)翻譯訓練,強化語言:經典環保語句翻譯。6)小組討論,初稿修改。7)小組展示優秀作品。8)課堂總結,考核評價。
(4)課后拓展,能力提升。課后拓展任務是制作世界環境日宣傳海報。
(5)課程考核: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模塊。課前占30%,包括慕課學習(系統評分)、慕課筆記(教師評價)、課前任務完成情況(職教云評價)。課中占50%,包括課堂簽到(系統評分)、初稿評分(批改網系統評分)、詞匯檢測 (職教云系統評分)。課后占20%,即世界環境日宣傳海報制作(教師評價)。筆者利用智慧教育體系大數據追蹤采集教與學全過程信息,創新了課程評價體系,構建了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三、結語
在上述案例中,課前自主學習、環保語句的翻譯、小組作品展示及世界環境日海報制作等,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網絡平臺為師生提供了優質數字資源和在線應用服務,教師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促進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豐富了教與學的手段,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和效益。可見,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能夠在保持語言學習的本質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兼顧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勇,堯麗云.基于課程思政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05).
[2]李倩,嚴艷,陳琰,房振偉.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4).
[3]蔣婷婷.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模式建構[J].麗水學院學報,2019(06).
Research on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Blended Teaching Model
Chen Yu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petenc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English discipline,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t talents with Chinese feeling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can create a democratic, equal and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students' learn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blendedteaching mod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