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要】學困生的存在體現了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能力與素養的發展方面還有些學生存在不足。為此,語文教師應該正視學困生的問題,不能總是忽視他們。為此,本文也從“設計游戲”“融入小組合作模式”“重視評價活動的實施”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如何解決學困生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學困生;語文;小學;轉化
針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問題,制定相關的對策改善其問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了解每位學生對語文的掌握情況,根據每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調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給學困生參與課堂的機會,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上主體,融入到課堂中,在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保持鼓勵的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很多教師在學困生的轉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直接忽視這一部分。為此,對于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本文也從以下幾方面對于學困生的轉化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設計游戲
學習興趣是指通過探知世界不斷獲取真理,且帶有渴望性感情色彩的意向性活動。如何幫助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應該成為教師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這是因為興趣對于學生各方面的影響是比較深刻的。尤其是對于學困生來說,教師能不能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產生興趣是教師開展轉化工作的關鍵。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促使學生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去。通過游戲,學困生不會感覺到學習的壓力,反而是得到了放松,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提升。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切實注意從多方面出發,來保證游戲活動的合理性,避免導致學困生陷入為了游戲而游戲的弊端中。
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困生開展一定的角色扮演游戲,也就是讓學困生更好地進行活動性的學習。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學困生可以對于文章產生更為深入的理解,避免學困生在課堂上無所事事。教師要在學生日常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游戲化教學,幫助學生通過知識內容解決一定的問題,加強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推動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游戲活動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的實踐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通過這一教學資源的引入,學困生可以較好的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二、融入小組合作模式
有些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比較強,能夠應對一些比較基礎的語文探究過程;而有些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在一些內容的探究還存在困難。因此,在轉化學困生方面,教師應該看到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特點,不能一股腦兒地為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在具體的實施轉化過程中,要進行小組合作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一定的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模式,從而更好得幫助學困生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去,實現整個班級的共同進步。結合一定的小組合作,學困生可以更好地和其他同學產生一定的互動,更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因此,語文教師在學困生轉化方面應該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模式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學“夏天里的成長”的時候,為了促使學困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去,教師需要科學為學生分組,讓學生能在小組學習中自主進行知識內容的探索,進而能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進行充分的交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考慮到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個人喜好、智力發展等因素更好的進行互補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師在分組的時候需要為每個小組設置一名小組長,小組長人選需要由小組內部推選,教師在小組搭配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一問題。這樣學困生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更好的進行知識內容的自主合作學習,且學困生也能在分組討論中進行多項互動,參與知識學習。這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三、重視評價活動的實施
“評價”是教師開展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存在,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利用評價的形式,檢驗學生對基礎語文知識的認知效果,從而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進行下一階段課程教學策略的針對性設計,逐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學困生在面對語文評價時,常常表現出不知所措的現象。那么如何針對學困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逐步促使學困生接受語文評價呢?教師首先應該步入學生中間。
例如,學困生一般與教師的交往距離都比較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多地離開講臺,步入學生中間,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一發現學生開小差,就立刻到他們身邊提醒,有時還找機會表揚表揚他們、激勵他們。這樣,學生就會感到教師時時都在關注自己,也就會努力克制自己認真聽課,積極思考,步入課堂有效學習態勢,為后面的獨立評價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無論怎樣,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從多方面努力轉化學困生,幫助他們盡可能適應小學語文學習,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這樣也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鄭樹奎.探析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71.
[2]吳明,麻沛福.農村語文學困生的心理分析及教學對策[J].內蒙古教育,2020(09):11-13.
[3]蘆曉榮.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J].甘肅教育,20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