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輝
摘要:現如今,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作文教學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處在這種環境下只有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綜合把握與應用,從而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果,而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也能在有效語文作文指導中得到提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指導教學中需要通過提升學生讀與寫的能力,從而積極推動語言的構建與應用、學生審美能力的鍛煉與提高以及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
在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開展以作文為媒介的語文核心素養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它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重要動力。所以說,教師應還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進行重點的關注,并且針對這些來開展寫作的活動,從而強化學生的寫作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自身寫作水平和能力。
一、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作文的現狀分析
在新課改時代背景下,盡管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教學中還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首先,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和單一的情況依然存在中。其具體表現為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大多以一言堂的方式講授寫作方面的知識,向學生一味的灌輸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實際寫作的訓練,并且作文指導方法千篇一律,忽視了素質教育的本質所在,使得學生往往比較被動,這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語文教學的時效性和實踐性,而且也會從不同程度上打擊學生寫作的興趣。
其次,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語文素材的重視程度不高的現象依舊存在。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還是未能夠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學目標,其在授課時只是將知識點照搬給學生,要求他們死記硬背古詩詞及相關素材,而缺乏了對學生語文作文訓練思維的鍛煉,學生因而也無法真正領悟到寫作的內核所在,自然也就無法寫出令人稱贊的作文。
最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著缺乏作文寫作培養體系的問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依據教師給出的題目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教師也只是對學生們的成果進行打分,或者是做一些簡單的評價,而未能夠針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系統化的指導,也未能進一步完善小學作文寫作培養體系,這不管是對學生寫作思維框架的形成還是作文教學成效的提高,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小學語文作文的指導方法
(一)以文本理解能力為基礎的作文指導策略
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中,文本理解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能力,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教師必須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完成學生對文本理解能力的培養。從小學語文知識內容的角度來看,閱讀和作文是較為理想的教學素材,相對而言,作文知識因為有直觀的體驗感,所以教師能夠抓住機會,開展對學生的思維指導。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為了進一步實現他們對文本理解能力的培養,我在進行教學時,會選擇多運用范文講解,提升他們對文本的理解能力。這樣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認知角度進行作文分析,并且對他們語文知識的認知思維和理解能力進行了有效的鍛煉。例如,在進行《介紹一種事物》的作文課堂教學時,我就帶領學生對課文《松鼠》進行了回讀,讓他們能夠通過對課文內容的二次分析,感受作者在描寫松鼠時運用的寫作方法,并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在此基礎上,我還為學生準備了范文《石榴》,讓學生憑借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對范文進行分析和理解,由此鍛煉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可以在作文課堂當中獲得最基礎的語文核心素養,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寫作,為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語言重組加工為方法的作文指導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語言重組及加工能力是衡量他們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語言重組及加工能力予以鍛煉的教學環節有很多,但教學效果最佳的內容當屬作文環節。因為作文本身就是以文本為基礎的書面表達方式,而且書面表達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修改時間,所以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言重組加工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作文訓練,如改寫、仿寫、續寫等寫作教學模式,這可以讓學生在獲得寫作能力鍛煉的同時,獲得語言重組及加工能力的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由此得以實現。例如,在進行《縮寫故事》的作文教學時,我就在課堂上為學生準備了《井底之蛙》《刻舟求劍》《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等幾個成語故事,學生需要在完成這些成語故事閱讀的基礎上,選擇其中一個進行故事縮寫。在學生完成縮寫后,我會以故事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進行組內的作文賞析活動。學生通過對比其他同學的縮寫故事,能夠找到自己作文當中的不足,由此提升縮寫故事的水平,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認知啟發。除此之外,我還會選擇一些具有特點的課文,如《景陽岡》《田忌賽馬》等,讓學生進行課文故事內容的仿寫、改寫和續寫,由此提升學生的語言重組加工能力,為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助力。
(三)以主觀情感表達為目標的作文指導策略
在語文教學環節中,做好對學生主觀情感表達能力的鍛煉,也是核心素養教育中的關鍵環節,其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他們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訓練,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書面表達的方式進行情感的抒發,由此做到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在這一環節中,為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我會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為學生創造實際體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感官體驗,并能夠通過作文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由此實現小學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例如,在進行《多彩的生活》作文教學時,為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我就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外拓展活動,讓他們通過與同學、老師之間的互動游戲,獲得良好的情感認知體驗。在此基礎上,我引導他們以自己在活動中的體驗為基礎,進行作文的撰寫,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情感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予以表達,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創新成了語文教學工作實施重難點,教師在教學課堂一定要意識到其重要性,在教學期間提高對于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以創新的語文作文指導方式來引導學生領悟作文真諦、感知語言奧妙,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體悟到語文的魅力,還能逐漸提高自身語文寫作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如琴.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分析[J].學周刊,2020(23):127-128.
[2]姚佳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及指導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7):12.
[3]王法.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若干思考[J].家長,2020(19):160-161.
[4]謝清華.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