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孝姍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作為新知識教學的時間占比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時間是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相關練習中銜接新知識、鞏固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這充分體現了練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挖掘潛能、提高數學素養的有效手段。但有些數學教學中的練習設計存在簡單重復問題,使學生提不起把練習進行到底的興趣,嚴重影響數學練習的效果。對此,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愛好,精心設計一些練習內容,讓學生通過練習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加強信心和動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是學生的教育啟蒙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養成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在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從而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開展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
一、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開展小學數學日常教學的具體實踐中,練習課教學占據著較大的比例,因而已經引起了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是其教學過程中還是有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目前,我國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過程中,其練習題的設置未能切實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其練習題的難度過大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和逃避心理,但是難度過低則起不到鞏固知識的根本目的。其二,在開展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只專注于習題的講解和練習,但是卻忽略了對錯題的復習反思,這就使得部分學生在某一類型的題目中頻頻出錯。其三,小學練習課教學中的習題設置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導致課堂教學出現重復操練和機械練習的不良現象,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使學生在習題練習過程中產生疲倦心理。其四,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因而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較差,同時也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出現了大幅的下降。
二、提高小學數學練習效率的策略
(一)在練習內容上求趣、求實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當新知識學習告一段落后,如果出現的練習過于死板,會讓學生覺得無趣而產生學習倦怠。此時出現的練習不妨多點趣味,在趣味中求得一種扎實的訓練。以小學生的特點來說,好奇心和愉快的心情都能夠激發他們練習的積極性。教師據此可以實施寓教于樂的方式,使用一些色彩亮麗、形式活潑的練習吸引學生關注,如猜謎語、玩游戲、繪圖畫、講故事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相關練習訓練,達到樂趣與練習有機融合在一起,訓練效果較好。如學習“小數加減法”后,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體質健康測試設計“我與劉翔比速度”的練習,第一次讓學生根據自己跑60米的速度與劉翔110米跨欄的破世界紀錄的速度12.88秒相比,算出速度差;第二次讓班上跑得最快的學生跑110米,再與劉翔比一比速度。這樣,在游戲化活動練習中鞏固了小數的加減運算。當然學生進行數學練習趣味不是目的,目的是扎扎實實鞏固所學新知識。所以在吸引學生積極投入練習的前提下,教師設計的練習需要有層次性,具體來說可以分成基礎題、選做題和開放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通過練習獲得發展。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后,教師設計的練習可以有以下三種層次:一是基礎題,黑山羊準備用鐵絲網圍起一塊地種菜,這塊菜地長5米,寬3米,面積有多大?二是選擇題,灰山羊準備用同樣長的鐵絲網圍成一塊正方形的菜地,這塊菜地面積有多大呢?三是開放題,花山羊也用同樣長的鐵絲網圍成長方形或正方形菜地,如果圍成的各邊長度都是整數,可以圍成幾種?面積最大的一種圍法是什么圖形呢?這些練習,由淺入深、難度遞增,在滿足不同學生需要的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努力挑戰自己上一個層次,以在數學上求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二)優化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好動、愛玩,缺少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識,很容易“溜號”。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主動掌握學生的這些特點,合理地設計出一些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方式,并且將學生帶入其中,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小學三年級“長方形與正方形”這節內容的練習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玩游戲的數學練習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然后布置一個練習題目。比如,讓每一組的每一個學生都在一張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然后兩組進行交換;讓兩個小組成員分別找出對方小組畫出的圖形中有多少個四邊形,看看哪一組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對方小組畫的四邊形全部找出來。這樣一個具有趣味性的練習游戲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其主動參與進來。當兩個小組分別找出對方小組所畫的四邊形后,教師要對此進行評判,給予獲勝的小組鼓勵,給予輸的小組相應的懲罰,然后進行下一輪比賽,即在找到的四邊形中,又分別有多少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呢?以此對問題進行進一步延伸,逐漸縮小探索范圍,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再次展開激烈的分析和探討。這樣的一個練習游戲不僅能讓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變得更加出彩,教師也會很輕松地提升教學質量,并且與學生之間逐漸形成良好的互動。
(三)對學生的及時反饋
小學數學練習課,能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技巧的形成等方面的信息。教師可以經常安排幾次課堂反饋練習,正確的強化,錯誤的糾正,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提高四十分鐘的利用率,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每次完成作業后,最關心的是作業結果是否正確,但這種關心的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利用學生印象最深刻、最清楚的時機進行反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練習質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反饋不僅僅是知道誰對誰錯,即使正確,也并不意味著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想法都是一樣的。因此,通過練習反饋還要做進一步的理解,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上有所提高。
(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在傳統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通常會在黑板上布置一些習題,然后讓學生完成對習題的解答之后,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講解,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課堂互動,學生課堂參與感相對較低,因而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思維方式無法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這種枯燥乏味的練習方式還會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切實可行的練習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結束語
總之,沒有練習的數學學習不算完整,數學練習才是體現學習結果的重要載體。而對這樣的訓練,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做到精心設計,努力讓學生投入到數學練習中。
參考文獻
[1]趙淑君.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的實踐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0(13):71,77.
[2]張美珍.小學數學練習課如何培養學生深度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2020(1):1.
[3]黃禮勇.讓動手實踐走進小學數學練習課[J].新課程,2018(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