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業
摘要: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的步伐的進一步加快,企業文化建設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企業決策者的關注和重視,它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巨大力量,成為推動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潛在資源。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氛圍,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根本指導思想。
關鍵詞:企業改革;文化氛圍;思想政治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是兩個不同概念的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業內部員工為對象、以解決思想問題為目的的一種活動。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工作,通過文化活動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內容以更易為職工接受的方式,融入到企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中[1]。二者有共性又有區別。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共性表現在:一是目標的一致性。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解決員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問題,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保證企業高效率運轉,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核心和對象的相通性。企業文化建設是把企業管理的重點與注意力真正凝聚到人的因素上來,以人為中心,實施人性化管理。三是實際內容的交叉性。企業文化管理運用企業精神、企業道德等精神文化因素來熏陶和塑造員工的價值觀,影響和規范員工的思想和道德行為。四是工作方式的相同點。兩者都以人的思想和行為規律為依據,注重感情激勵、精神感染、關系調適等工作方法的運用。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差異性分析。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兩項不同的工作,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一是范疇有差異,思想政治工作是圍繞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開展的政治工作,具有鮮明的黨性、思想性,本質上屬于政治范疇。二是內容有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是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根據企業內外條件確定管理信條、制定發展目標、培養企業精神等,以此規范和管理員工行為,提高企業經營水平。三是活動主體和運行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動主體是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專兼職結合的政工干部隊伍,其運行方式是通過理論宣傳、啟發教育對員工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施加影響,以調動其經營生產的積極性;企業文化建設的活動主體是全體員工,其運行方式是通過企業領導人的倡導,全體員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體驗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追求,以潛移默化的文化氛圍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四是范圍不同。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思想管理模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活動,是一種經濟文化,具體是為實現本企業發展目標服務的。
企業文化在企業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滲透在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面,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而企業一切問題的核心是人的問題,企業活力存在于職工群眾之中,其源泉是人的積極性。搞活企業的改革,首先在于搞活人。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作用和優勢,只有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企業的改革改制、經營管理緊密結合才能有生命力和創造力。企業的任何政策、措施、辦法等出臺前,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先行,搞好宣傳引導,積極進行企業精神和光榮傳統的教育,引導職工正確認識行業競爭、人才競爭的必然性,積極適應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對自身素質的要求,了解職工群眾的思想動向,把握職工群眾思想脈搏,找準癥結,對癥施藥,有的放矢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好而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
企業文化之所以被稱作企業管理,主要是因為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以提高人的素質來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文化建設是以人為中心的,這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從企業文化的內容看,無論是企業價值觀的確立、企業精神的培養、職工職業道德的養成、優良傳統的發揚、還是典型人物的塑造,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2]。可見,思想政治應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的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培植和塑造,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進來完成。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既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改革創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以適應形勢變化的發展要求。一要不斷強化“生命線”意識,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貫性,長期性。人的思想始終處在變化中,必須依賴于長期而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促進和推動這種變化,達到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的目的。二要增強企業職工思想的“免疫功能”。人的思想認識的提升和提高,需要依賴良好的養料補給,需要對外部攝入的信息進行識別、分析和消化、吸收,去除糟粕,取其精華,否則就會導致企業文化建設迷失正確的方向,陷入迷津。三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規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作為企業就必須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佳化,以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最大限度地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既要有理論的灌輸,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導,又要有榜樣的示范,這樣才能形成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政治思想環境。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保證
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企業文化雖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很難區分開來,三者是統一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業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為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形成的,并為廣大職工群眾所認同的一種先進群眾意識,這種意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企業個性,能增強職工群眾對企業的信任感、自豪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它研究的對象既然是人,就要強調以人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這與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作為一個企業,必須著力于營造一種凝聚人心的氛圍,堅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生產經營的難點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生產經營出現的問題,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在總結生產經營的成績或不足時,同時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在與時俱進做好企業干部職工的頭腦武裝工作時,要進一步增強企業職工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的培育,著力培養主人翁精神、敬業精神、民主精神、奉獻精神這“四種精神”。唯有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緊貼企業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才會有促進發展、推動工作的強大生命力,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企業文化建設服務。
總上所述,只有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相互融合,才能通過兩者之間的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及互相滲透推動企業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并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開創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林麗.新時代企業思政工作的特點、功能與建議[J].辦公室業務.2021 (12)
[2]劉元元.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革創新分析[J].黨史博采(下).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