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健煒
【摘要】在整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做好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布置工作,著重對作業布置的方式和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其不僅改變了以題海戰術為主的傳統作業布置方式,大大減少和降低了學生做作業所耗費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做作業的興致和動力,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和水準。鑒于此,在雙減背景下,想要讓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更具效果,既要求教師將作業的布置予以基礎化,借此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又要將作業的布置予以趣味化,借此來改變學生對語文作業布置的刻板印象,激發學生主動做作業的興致和欲望。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作業布置;具體方法
新課程不止強調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強調了作業布置方式和內容的創新和優化。而在小學語文學科作業布置當中,為了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越來越來的教師開始對語文作業布置的方式和作業的內容進行了創新。然而,受傳統學科教學思維的桎梏和影響,多數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期間還是有些許問題的存在。其一,題海戰術理念根植于教師心目當中,雖然雙減政策對語文的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全面縮減作業的量和學生做作業的時長,但是依舊有少部分教師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來達到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的目的。其二,則是教師雖然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學生的作業量和做作業的時長,但是對于語文作業的布置并未明確進行分類,導致學生雖然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作業,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論述和說明:
一、作業布置基礎化,幫助學生鞏固學科知識內容
雙減指的是作業總量和學生做作業時長的減少,雙減政策的提出,其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學生過于繁重的做作業壓力和負擔。因此,為了突出學生做作業的效果,需要教師將作業的布置予以基礎化。
在《草原》一課的作業布置當中,為了落實“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語文要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內容,深刻踐行雙減政策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作業布置的要求,一方面,教師從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和想像能力出發,向學生布置了“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的作業,讓學生在閱讀時,不僅僅是聯想到、想象出來文字所描寫的事物,還要體驗在生活中自己經歷和體驗到的情感態度。另一方面,為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本領,教師還就本節課的內容,向學生布置了小練筆,讓學生根據在課堂上對整篇課文的學習和閱讀,將自己所認為的草原是一幅怎么的畫面利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來。
二、作業布置趣味化,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興致動力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做作業的過程是無趣且枯燥的,尤其在題海戰術的影響下,多數學生對于語文作業更加提不起動手做的欲望。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激起學生主動做作業的興致和動力,教師還可以將作業的布置予以趣味化,盡量選擇一些趣味性十足的作業內容來讓學生進行完成。
在《丁香結》一課的作業布置當中,為了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興致和動力,教師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布置了一個認讀字詞的趣味作業。在此次認讀字詞作業的布置期間,教師向學生出示了綴、幽、雅、案、拙、薄、嫵、媚、糊、苞、襟、恍、怨等一些課文當中的漢字,而學生則需要在回顧課堂是如何對這些漢字進行學習和理解的基礎上,對這些漢字進行詳細的觀察,找出其書寫的特點。比如,“案、薄”為上下結構?!熬Y、雅、拙、恍”則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幽”則是半包圍結構。其中,幽:先寫里面,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再寫外面,豎、豎折、豎。雅:右邊不是“住”,有四橫,要注意。借助此類趣味識字作業的布置,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課文當中一些難以理解的生字,提高其課堂學習的效果。
三、作業布置層次化,讓語文作業布置更具針對性
為了提高學生做作業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需要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進行創新和優化期間,改變題海戰術,要在減少作業總量的基礎上,提高作業布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臘八粥》一課的作業布置當中,為了讓語文作業的布置更具針對性,教師還將作業的布置予以層次化。在此期間,教師不僅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課參與程度的高低對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分層,劃分為基礎組、一般組和拔高組三個組別。同時還將作業的布置內容也進行了分層。其中,基礎組的學生的作業布置多是以會認、會寫生字詞,正確且流利的朗讀課文為主。而一般組學生的作業布置,則是以學會課文當中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能夠利用詳略得當寫作手法來進行寫作為主。而拔高組的學生,作業的布置則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為主,進而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增強對中國傳統節日和文化的認同感。
四、作業布置開放化,提高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成效
教師為學生布置語文作業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領悟。因此,想要讓學生高質量的去完成作業,并時刻保持做作業的動力,還需要教師將語文作業的布置予以開放化。
在《宇宙生命之謎》一課的作業布置當中,教師還可以將作業的布置予以開放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完成作業。比如,部分學生喜歡閱讀,因此,教師便向學生布置了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去閱讀一些和生命、和宇宙有關的文章。而有些學生則比較喜歡繪畫,那么,教師便為學生布置了繪畫的任務,讓學生試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所認為的宇宙利用畫筆繪制下來。毫無疑問,讓學生試著利用自己所喜歡且擅長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有效的改變了以往作業布置的方式,提高了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成效。
總的來說,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當中,想要保證雙減政策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既要求教師分析和把握小學學生做作業的現實情況,根據學生做作業的需要來將作業的布置予以層次化,從而讓語文作業的布置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又要教師將作業的布置開放化,讓學生自行選擇完成作業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玉容. 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指導[J]. 中國新通信,2020,22(10):208.
[2]肖運發. 優化小學語文作業 提高小學語文質量[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9):122-123.
[3]丁燕霞. 讓作業在智慧設計中靈動飛揚——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問題思考及策略研究[J]. 華夏教師,2018(2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