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玲
摘要:現代化的幼兒園數學的教學需要老師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許多幼兒園教師都在使用情境教學來提高幼兒園的數學教學的教學水平。這種教學方法是基于對幼兒園幼兒心理分析而形成的。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比較簡單,尚沒有形成完善的思考能力,所以幼兒園教師利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幼兒的理解能力。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促進思維的形成。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情景教學;應用研究
前言
現代化的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適應學習生活環境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證明了幼兒的教學如果可以和生活的情境相融合對于幼兒的學習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為此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需要認真的思考如何去進行情境教學,從自己以往的教育經驗中吸取精華,結合新時代的教育手段研究新的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在現階段的幼兒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方法,對于幼兒園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可以促使幼兒更加深入地學習全面的知識。
一、幼兒園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的必要性
針對新時代的幼兒開展的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一定要進行情景教學的才能夠具有結合生活的現實意義,這一教學方法的使用對于幫助我們教師引導幼兒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識和深刻的記住知識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的年齡導致了教師的數學教學中有許多的障礙,比如說幼兒的不穩定性,對事物認知的片面性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也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所以,教師在利用情景教學方法的時候,認真地思考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有一定的深刻的認識,基于現實情況進行研究,設計符合本班幼兒的情景教學方法,從而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情景教學的含義就是要利用給幼兒的外部環境的設置,進行有效地貼近生活的教學,以此來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的效率,提高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增強幼兒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力。但是情景教學也有一定的限制因素,這些因素都是教師要仔細思考的問題。對于本幼兒園的環境的思考,幼兒素質能力的思考,教學知識與情景教學如何結合的思考,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幼兒放到主體位置,以提高幼兒認知和能力為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幼兒園數學教學中對情景教學的應用策略
情景教學對于幼兒園數學的教學具有非常大的輔助作用,如今的幼兒園教學中對于情景教學的使用也是逐漸增多,但是教學效果各有差異,文章就情景教學的應用方法產生以下研究,并進行簡述:
(一)情景游戲對于幼兒園數學教學的輔助作用
幼兒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是幼兒的不穩定性,幼兒不會像學校中的學生一樣好好地坐著聽講學習知識的,所以幼兒學習知識的手段就游戲教學。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于新鮮事物都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性格上也是活潑好動的,對于幼兒來說做游戲是他們十分愿意采用的學習知識的手段之一。雖然幼兒園的數學知識教會幼兒對數字的認知和相關的知識的了解,但是這對幼兒來說也是十分枯燥的知識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幼兒的心理特點,開展情景游戲教學,對于提高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幼兒在教師的悉心引導下,融入教師設置的情境中,借助游戲情景的完美設置來完成教學目標。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與數學教學目標差異巨大。
如在講解“認識鐘表”的知識時,為了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教師播放了“佩奇遲到”的視頻,孩子們在課堂上看到視頻,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但當教師問到佩奇為什么會遲到時,很少有學生能夠將其與時鐘聯系起來,這樣教師切入教學主題的難度反而增加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開門見山地給學生們展示鐘表的圖片,學生則能夠很快反應過來。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還可以讓他們回憶自己在生活的哪些場所運用了鐘表、鐘表在生活中給予了我們哪些幫助,這樣則能使教師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更好地與教學目標契合。
如在教學“比輕重”時,教師給出了老虎、大象、小狗和小貓幾個動物,卻并沒有對其各自的重量進行說明,而是讓學生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說明誰重誰輕。實際生活中,這四種動物有大小之分,大小不同輕重也有差異,所以在比較它們的輕重時,必須設置限定條件,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二)開展情景主題活動與幼兒園數學教學結合
幼兒園的情景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幼兒園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教師教授幼兒園數學知識的時候,也可以采取開展情景主題活動來活躍教學的課堂氛圍,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比如在我們教授分類這一課程時就可以采取情景主題活動來進行教學。我們可以舉辦一個有關于節日的主題活動,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很多,這些傳統節日都會涉及一些美食,教師可以準備粽子、湯圓、餃子等多種美食,然后設置相對應的節日標志牌讓幼兒進行分類放置。這個教學過程中既可以讓幼兒對分類有一定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更加了解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
(三)創設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形成初步的數學探索
在數學集中教育活動中,教師僅僅從生活中尋找學習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增添或創設大量豐富的、新穎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新事物的刺激下不斷地學習、探索。例如,為了幫助大班孩子學習5的組成,教師把活動室布置成超市場景。超市里的商品價格從1元到5元不等,然后發給每個幼兒一張5元的紙幣,幼兒可以隨意挑選兩件自己喜歡的商品,并且兩件商品的價格合起來正好可以用手中的紙幣買回。孩子們在“超市”里忙得不亦樂乎,都在努力地找尋自己喜歡的商品。教師把活動室神奇地變成孩子們喜歡的小超市,用生活化的手段讓每個孩子都樂在其中,還在不知不覺中不斷探索5的組成。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創設是教師傳遞知識,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所在。幼兒教師要在活動中努力探討設計生活化、游戲化的數學生活活動,建構自主學習和快樂學習的模式,從而促進幼兒能力與個性的發展。將情景教學有效地融入幼兒園數學教學當中來是新時代的幼兒教學的體現,以此來營造適合于幼兒學習的環境,不斷優化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周曉.探析幼兒數學教學中情景化教學的應用效果[J].新課程(上),2017(07):142.
[2]莊新苗.運用情境教學發展幼兒數學類比推理能力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5):124.
[3]祝艷華.學前幼兒數學教學的情景創設[J].學周刊,2011(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