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常常被認為是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師生關系平等的體現,互動式教學常被音樂老師應用在教學中,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音樂知識學習主動性的有效途徑,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營造出的良好氛圍下,學生們能更積極地學習音樂,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多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小學音樂;運用策略
時代在進步,當代社會中人們對于音樂教育的關注也逐漸增加,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應該突破傳統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互動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就能起到一個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老師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通過互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求知欲,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這也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
一、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前提是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第一件事感興趣,才會希望繼續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質,老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心理傾向,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條件。互動式教學強調的就是“互動”二字,是老師和學生雙向的溝通和交流。舉個例子:突破傳統教學中學生只需聽的做法,老師在課堂上教唱曲目:《八月桂花遍地開》時,可以帶領學生事先準備好彩綢、手絹等物品,音樂響起,帶領學生在喜慶的音樂伴奏中扭著秧歌進入教室。再比如,一些音樂中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想象,在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影響下,能讓學生直接與音樂接觸,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這不僅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更能促進老師與學生間的溝通,通過音樂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真正做到對音樂感興趣,音樂只有吸引到語音學生,他們才能領悟到音樂的真諦。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才是正確運用互動式教學的必要前提。
二、開展互動式教學的保障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夠完善,生理和心理年齡都不夠成熟,常常難以在課堂上全程全神貫注,這也是導致一節音樂課中,教學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好的一節音樂課一定是能吸引學生,能抓住學生注意力的,學生只有喜歡上音樂課才能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課不應該是枯燥無味的,例如,在教學生課本中的《小青蛙找家》一曲時,可以以一段故事作為課堂的開始,給學生們講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調皮的小青蛙在外出找食物時因為玩得太開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可憐的小青蛙哭著找媽媽,他一邊著急地叫著,一邊好像再說:“我要找媽媽!我要回家!”它的媽媽著急地在尋找它,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幫小青蛙和它的媽媽團聚好嗎?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立刻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主動要求幫小青蛙和它的媽媽找回家的路,老師應該馬上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演奏,看著歌詞,聽著音樂,激起學生高漲的熱情,把堂課的歡樂氣氛調動到最大化。由此可見,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良好的學習氣氛能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達到式教學的目的。
三、開展互動式教學的關鍵是自主學習多向交流
開展互動式教學最離不開的一個環節就是交流,自主學習、多向交流其實就是指帶動學生獨立思考,鍛煉學生的想象力,不論是生生間的交流還是師生間的交流,都可以成為互動式教學的模式之一,這樣可以突破學生交流的局限性,把互動式教學的教學效果最大化。比方說,在教學時將學生分組,在學習《四季童趣》時,把學生分為兩組,在實際演唱時讓一組和二組的同學輪流交換演唱,唱完聽,聽完唱,這樣一來,氛圍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創造了,這樣有利于老師快速有效地解決教唱難的問題,也讓一堂音樂課變得不再枯燥乏味,老師也不必過多地去提示學生,讓學生和學生之間,自由的充分發揮。再比方說,在學習《捉迷藏》 一曲時,可以把男生女生分成兩組,男女對唱,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緊張感,學習了歌曲的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這樣看來,只有多為學生增加自主學習和方便交流的環境,能達到有效開展互動式教學的目的,音樂課堂的質量也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老師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應注意學生的身心活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將互動式教學更好地運用到課堂里,老師在實現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將課堂效率實現到最大化。互動式教學存在的意義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以往舊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運用好互動式教學,就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學習主動性,從根本上改變“填鴨式”教學,同時拉近師生關系,讓師生溝通更直接有效,讓音樂變成一門有意義的學科。運用好互動式教學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就會變得愉快活躍,音樂課的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小暉.如何運用互動式教學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效率[A].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6.
[2]趙桂龍.分析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15):199-200.
作者簡介:盧旭芳(1992-),女,仡佬族,貴州務川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