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引導的數學教學改革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一項緊迫的工作,以此為目標的教學正在改革方法,調整方向。初中數學教學需要借助核心素養教育進一步提升實效性,推動改革進程,教師必須重新調整視角,圍繞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制定出新的授課方案。本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提出了幾點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培養他們的能力,這種能力將伴隨他們的終身學習,使他們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將知識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善于對問題進行靈活思考,這就是令學生終身受益的核心素養。
1.核心素養的概述
所謂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必須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是人們通過數學教育以及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的數學知識、技能和修養等。如果一個人的數學素養高,那么這個人就善于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審視問題,并且在觀察中帶有鮮明的特色。核心素養可以從下列兩個維度來進行理解:一是指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第二種是指學生為適應社會發展的素質條件,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質。
數學核心素養,就是人們在初中數學課堂實際學習和應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數學、用數學所必備的一種修養和品質,其主要表現在人們對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數學核心素養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方式,在學生進行思考時,這種核心素養會提供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1]。
2.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2.1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整體性
數學知識的發展和延伸基于一些基礎的理論,相互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一張相互連通的知識網,學生只有將零散的知識全部串聯起來,主動建立起這張知識網,才能對學習的所有知識點進行靈活利用,解決復雜程度更高的問題,這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鏈條,闡明知識之間的聯系,使他們的知識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例如在學習“代數函數”這部分內容時,其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學習函數概念、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等,而作為數與代數這部分知識,其涉及的三個函數、方程等都可以使用函數來進行統帥。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個代數函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各個數學知識點,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率。
2.2兼顧知識取向和文化取向的教學設計
很多人認為,數學是一門僅僅具有知識性特征的學科,實則不然,數學在各國有著不用的發展歷史,更具文化價值。在設計授課時教師要兼顧這兩項特征, 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適當選取一些課外內容,協調好數學的知識性和文化性,并明確不同的內容應該怎么教。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述公元前古埃及人的紙草書,然后再具體講述《九章算術》方面的知識點,以及“天元術”和“四元術”等[2]。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了解方程知識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史的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盡量涉及數學歷史的文化背景、數學的整個發展趨勢、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數學的美學價值等,以便能夠更加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3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這門學科是學生思維的體現,也是數學學科的重要靈魂。如果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便會讓數學課堂失去生命與活力。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動手“剪拼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讓學生學會利用輔助線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合理地轉化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在實驗幾何教學到推理幾何教學過程中有效拓展自己的數學思維。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數學知識,充分利用輔助線,靈活運用不同的轉化方式,促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幾何證明中的變和不變性[3]。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但是,所設計的問題需要立足于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不僅需要關注新知識的延伸,而且還需要保證知識問題的啟發性、引導性和思考性。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數學知識為主要載體,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4]。
2.4要體現數學學科的生活性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將生活中的問題帶到數學課堂中,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性問題,明確了生活化教育的指向。在此背景下,數學教育也正式進入了核心素養培育的新時代。數學應用可以說為學生打通了一個對數學知識理解的新空間,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我們應當利用數學知識的這一特征,提升核心素養教育的成果。在課堂上,要多多提出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組織一些生活探究活動,使數學回歸知識本位,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3.結語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緊密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堅持以數學知識為主要載體,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探究活動,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應當注重教學反思與經驗總結,使教學更加完善,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賴榮樹.淺析培養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7):69+71.
[2]張野芳.談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才智,2017(33):54.
[3]黃連輝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感悟[J].新課程(中),2017(08):63-64.
[4]唐春杰 .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