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年
摘要:彈唱音樂是人們在生活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做法之一,具有深遠的認知、情感和社會影響。作為一種強大的非語言交流形式,彈唱音樂對所有其他音樂活動的進行至關重要,對高質量的音樂教育課程建設也有重要影響。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獨立表演和唱歌的能力是他們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從當前我國高校在音樂教學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設計來看,對于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力度欠缺。本文就加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歌曲彈唱教學的作用和當前彈唱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培養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育;彈唱教學;音樂教學
引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教育的發展和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音樂教育課程在如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以及如何有針對性地發展他們的能力方面一直令人困惑。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和模式有許多區別,這些不同的模式之間有共同之處,就是培養具備專業音樂素養和音樂教學能力的音樂教師。然而我國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專業音樂的影響過大,在教學實踐中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彈唱技能的培養。而中小學音樂教育要求音樂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彈唱能力,加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歌曲彈唱教學也隨之展開。
一、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歌曲彈唱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巨大影響,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模式僵化單一,“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趨勢下仍極為普遍。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互動和轉換較少,進而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長期沒有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對于音樂教育而言無疑是失敗的。而在高校音樂教育歌曲彈唱教學實踐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如下幾個問題:
1)彈唱教學課程要求偏高,習修歌唱課程的學生人數多,專業教師的教學壓力大,課堂教學沿襲傳統由老師灌輸的模式;
2)彈唱相關專業教材缺乏,現階段高校沒有形成針對音樂教育的課程教學體系,多數學生無法獲得標準的教學指導;
3)老師對彈唱教學不夠重視,課上經常是對幾首樂曲的重復學習;
4)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接受能力差距較大,教學進程緩慢。
二、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歌曲彈唱教學設置
目前大多數院校雖開設有彈唱相關的必修課程,但學分偏低,不受學生重視。而彈唱屬于復雜的動作控制,需要一心多用,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歌唱的美感和情感的表達能力,還要要求學生對歌曲結構、和聲、伴奏等結構有很強的把控能力,因而對學生音樂素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有強大的促進作用。故此筆者建議音樂教育專業在四年制本科的前兩年針對彈唱開設為期一年的4學分聲樂基礎課程。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獨立伴奏和歌唱能力,并開設實踐課程輔助學習學習。
三、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歌曲彈唱教學作用的途徑
音樂教育專業重點為音樂教育事業培養優秀的教師人才,學校應該以學生在教學中的發展為方向,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擁有良好的彈唱技能是成成為合格音樂教師的基礎要求。高校應開展多種教學途徑,將理論知識、實踐培訓結合到彈唱教學的實踐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演奏和歌唱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專業精神,以支撐他們在未來教育崗位上的發展。
(一)優化課程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課程,將聲樂和器樂課程學與其他理論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利用老師傳授知識、學生互相學習、老師監督并答疑的多重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彈唱能力,為今后在中小學音樂教學崗位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具體的實施辦法可以讓老師綜合考慮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彈唱能力,以三到四名學生為單位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練習彈唱,并在每次的小組內學習安過程中排一名同學對其他同學的彈唱進行評價,學習可以根據自己和他人的評價來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老師應該根據小組的合作和整體學習情況進行給分,并計入平時成績,以激發學生之間互助和學習的動力。此外,考慮到學生之間的水平和種種其他因素,合作小組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調整一次,以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更廣泛的合作學習。
(二)重視自彈自唱課程,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
自彈自唱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教學課程,其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涉及程度遠遠大于其他課程,因而可以很好的訓練和考察學生的彈唱能力。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自彈自唱的教學中嘗試不同音樂類型,并鼓勵他們用自身專業知識對自己嘗試的音樂作品做出分析評價。以此來達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音樂鑒賞能力的目標。通過自彈自唱教學,教師可以直接地考察到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彈唱水平;而學生可以通過它對自己的彈唱能力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進而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改進。
(三)優化評價標準,充分發揮學生提升彈唱能力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來知曉學生對彈唱技能的應用水平,讓學生從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或劣勢,并在不斷的考核于改進中提高自己的彈唱技能。因此教學實踐制定評價標準時,評價內容應包括歌唱、伴奏、彈唱合一這基本的三項標準,除此以外,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化,如針對演奏和歌唱技巧、表演心理素質和表演水平進行補充性考察。考核結束后應該及時反饋至學生,并督促學生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還應該鼓勵學生開展討論小組會議進行交流,以促進形學生演奏和歌唱技能的全面進步。
結語:
加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彈唱教學作用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彈唱技能是培養學生綜合音樂素養和音樂創新能力的有效助力。高校應該通過優化課程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重視自彈自唱課程的建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提升彈唱能力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增加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歌曲彈唱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洋. 關于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探究[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0, 27(008):117-117
[2]周新慧. 關于提升高校音樂師范生鋼琴彈唱技能的實踐探究[J]. 北方音樂,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