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祁英
摘要: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注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助力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令學生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達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取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的終極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引言
由于數學伴隨學生成長的一門學科,所以學生應具備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基于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一員,應對自身課堂主導者的身份有清晰的認知,從而依據嶄新的教育理念對教學策略展開創新,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積極的情感,不斷加深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以發展,達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一、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傳統教育理念逐漸轉變為素質教育理念,教師也在期待著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由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顯然,傳統教學方法與題海戰術是萬萬不能實現教學目標的。基于此,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懂得導入優質問題,刺激學生的探究興趣,所以教師需要了解的是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保證問題的優質性。再帶領充滿探究興趣的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求實現培養學生解題水平、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目標。
例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因數與倍數》這一節為例,首先,教師應板書了一些簡單的整數除法算式,讓學生進行口算,從整數除法中為學生介紹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進而要求學生觸類旁通,自主列出相同類型的算式,進行因數與倍數的闡述,旨在使學生了解到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然后,通過在課件上展示數,讓學生迅速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產生對新知識的充分理解。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學習內容,對學生強調數學新舊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交流探索問題的感受。這樣,通過導入優質問題,讓學生明白事物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使學生高效汲取了本節課程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了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二、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
目前,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愈來愈受教師的重視,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對教師教學思想所造成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懂得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以此法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讓學生獲得輕松、愉悅的感覺,期望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引發其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綻放小學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
例如,在《圓的周長》這堂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將其劃分成能夠起到互助作用的學習小組,再向學生介紹著名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進而為學生分發導學案,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對其中不理解之處在小組內進行探討。然后,再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合作成果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借助幾何畫板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圓的周長,使學生懂得如何對圓的周長進行正確計算。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值。之后,設計幾道計算圓的周長問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一步熟悉計算圓的周長公式。最后,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做課堂活動總結,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營造了學生所向往的和諧氣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實際行動在課堂活動中踐行了生本教育理念,切實達到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綻放小學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
三、組織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提到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所以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辯證關系已經深入到了當代教師的教學思想當中,基于此,作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找到與現實生活相關聯的點,從而結合生活元素展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面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于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實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例如,以教學《可能性》這一節課為例,首先,教師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足球比賽開球、猜測結果等事件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幫助學生了解關于描述可能性的詞語,向學生闡明學習目標。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其進行提問,使學生在回答過程中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所表達的意思,令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由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做整體梳理,組織學生交流對“生活中的數學”這五個字的理解。這樣,通過結合生活元素展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使學生以極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參與了課堂,令學生充分獲取了本節數學知識與技能,從而充分實現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述,在傳統時期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不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及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學習難度,使得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受到了阻礙,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可想而知。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教師的教學思想在發生變化,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也愈來愈具有多樣性,學生所處的課堂環境更是充滿生機。目前,教育教學趨勢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基于此,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牢牢把握當下的教育機會,以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方法授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情感,實現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引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19-20.
[2]他得統.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21,(30):69-70.
[3]沈永萬.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