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花
[摘? ? 要]家校聯動是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長效聯動機制、策略教育孩子健康成長,保障孩子全面發展的教育做法或策略。它主要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踐行教育思想或觀念,實施德育內容,通過切實可行的教育途徑和成效顯著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達到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目標的一致性與和諧性。本文分析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闡明了留守兒童家校聯動教育的重大意義,提出了農村留守兒童家校聯動教育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實效性;家校聯動;策略
家校聯動是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長效聯動機制、策略教育孩子健康成長,保障孩子全面發展的教育做法或策略。它主要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踐行教育思想或觀念,實施德育內容,通過切實可行的教育途徑和成效顯著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達到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目標的一致性與和諧性?;谀壳稗r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認識家校聯動的重大意義,探索家校聯動的有效策略,對于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來說至關重要。
一、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分析
(一)留守兒童數量龐大,家庭教育普遍缺失
在農村地區,由于在校孩子的父母親外出打工、離異等方面原因,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十分龐大。據民政部門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留守青少年兒童數量達697萬。這部分兒童盡管能夠入校就讀,但是家庭教育普遍缺失,造成了孩子生活、心理上的一些問題。
(二)學校教育成為“孤島”,家校難以形成合力
單親教育、隔代教育、托管教育等,使得學校教育成為“孤島”,形成了“5+2=0”(5指一周在校學習的5天,2指周末2天的休息,0指教育效果等于0)的尷尬局面。由于缺乏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和持續教育,學生在校受到的教育,在家中又被孩子的各種陋習“清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不成教育合力,必然會抵消、降低學校教育的效果。
二、留守兒童家校聯動教育的重大意義探討
(一)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方法
家校聯動能夠使家長的教育理念得到及時更新,從而讓家長掌握先進、科學的教育方法,有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隨著一些“80后”“90后”獨生子女逐步成為人之父母時代的到來,家校聯動作為一種全方位、立體化教育孩子的新途徑,需要家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教育新思想,增強教育新觀念,掌握教育新方法,取得教育新成效。因此,探索留守兒童教育路徑,構建家校聯動機制,實施家校聯動教育,充分完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或社區教育的不同教育功能,能夠讓家長在了解家校聯動教育現狀同時,依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孩子進行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科學認識。
(二)豐富教育內容,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本身是對孩子智力發展和習慣培養的一種行為。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社會或社區教育,都要讓孩子的智力有效發展、習慣得到培養。因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對于孩子的學習以及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而家校聯動教育能夠在發展留守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同時,有效、持續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重視他們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以此豐富學校、家庭、社會或社區各自的教育內容,形成教育留守兒童的合力,提高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
(三)發揮各方優勢,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或社區教育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針對留守兒童的家校聯動教育能夠突出各方教育特點,發揮各方教育優勢,協調各方教育步調,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三、農村留守兒童家校聯動教育對策
(一)開展家校聯動教育培訓,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開設家長課堂,開展家校聯動教育培訓,更新留守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改變他們“重養輕教”“樹大自直”的傳統教育觀念,培養家長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發展觀、親子觀、教育目標觀、教育期望觀、人才觀,樹立科學化、現代化、人文化的家庭教育新理念。
(二)成立家校聯動工作小組,便利各方教育通聯
成立留守兒童家校聯動教育工作小組,負責學校、家庭、社會或社區的教育溝通。例如:通過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把留守兒童在校、在家、在社區中學習、生活片段或閃光點以圖片、文字、錄像、微博、QQ空間等方式呈現出來,能夠讓各教育方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動態,及時得到交流、溝通,而且能夠有效記錄孩子的成長歷程,激勵留守兒童不斷進步。再如,開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或社區教育展示活動,一方面,讓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了解孩子的在校學習情況和表現出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另一方面,讓留守兒童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表現和品質、習慣養成過程,把監護人搭配健康膳食的合理性,安排學習、生活的規律性等家庭教育狀況通過圖片、文字、錄像、微博、QQ空間等方式呈現出來。
(三)開展愛心幫扶,建立愛心“家長”和伙伴制度
學??梢越坌摹凹议L”和愛心伙伴幫扶制度,對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孩子,班主任要摸清家庭情況,聯系一名科任老師做留守兒童的“家長”,根據班內留守兒童總體人數,一名老師也可以聯系幾個家庭。同時,由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再為每一名留守兒童就近選擇一名本班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同學,和科任老師一起,分別做留守兒童的愛心“家長”和愛心伙伴,時常到留守兒童家中,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包括家務的處理、作業的完成、玩耍游戲、相互走動等。例如:在節假日,邀請留守兒童到愛心“家長”家做客,共同做飯、用餐,讓留守兒童既增長生活自理能力,又感受生活、勞動中的快樂;或者由愛心“家長”領著愛心伙伴到留守兒童家中,與留守兒童共同打掃衛生、布置房間、擺設家什、整理衣物、做飯用餐等,讓留守兒童享受家的溫暖。再如,在留守兒童心情不好或感冒生病的時候,愛心“家長”或愛心伙伴就要積極、主動,在校期間多關心這位同學,或者到留守兒童家陪伴留守兒童,排解留守兒童心中的煩悶或生病的不適。還如,在留守兒童監護人回家期間,愛心“家長”或愛心伙伴或到留守兒童家中,或邀請留守兒童和留守兒童監護人到愛心“家長”家中,通過走“親”訪“友”,密切家長與老師、老師與孩子、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有意識地培養留守兒童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彼此關愛、和睦相處等傳統美德,親如一家,提升教育效果。
(四)展示教育成果,鍛煉孩子才智膽量
利用陽光體育或學生實踐活動時間,學??梢詾榱羰貎和瘜iT成立各類活動社團,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長、愛好、興趣和意愿,精心設計社團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學習才藝、展示才藝。尤其是要利用期中、期末或體育競賽、文藝匯演、書法比賽、棋藝展示等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充分展示籃球、乒乓球、書法、繪畫、舞蹈、手工制作等才藝的平臺。在競賽或才藝展示活動中,班主任老師或愛心“家長”、愛心伙伴可以把競賽或才藝展示活動過程用圖片、文字、錄像等進行記錄,利用微信、QQ等交往軟件或工具即時向參與活動的留守兒童的家長發送,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果,真正感受孩子的進步與快樂、自信、自豪。這樣,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膽量,豐富了他們的生活,而且展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促進了留守兒童的個性化發展。
(五)開放學習課堂,融合三個“舞臺”
家校聯動的教育場所有三個,即學校、家庭、社區。這三個主要的教育場所對留守兒童來說,需要學校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通過開放教學的辦法,形成家庭、社區的教育聯動,把三個“舞臺”的教育作用融合起來。例如:通過設置留守兒童教育日,邀請留守兒童監護人進入學?;蛲ㄟ^視頻,參加介紹學校教學要求和發展思路的宣講會、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和親情互動活動,讓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感受學校教育氛圍,學習教育方法。再如,通過社區組織的留守兒童精彩教育故事會演、“留守花開”專場演出、“親情無界”心語傾訴等,把教師的家訪、愛心“家長”的關愛、愛心伙伴的幫助、社區阿姨的關照等編成生活劇搬上“舞臺”,讓老師、家長和孩子同臺表演,再現學校、家庭、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場面或情景以及無數個生活瞬間,以催人淚下的感動、感人肺腑的傾訴、聲情并茂的表演,教育留守兒童收獲感動,汲取正能量,釋放心中的郁悶,以此提高家?;拥慕逃Ч?。
參考文獻:
[1]潘金生.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邮浇逃挠行Р呗訹J].基礎教育論壇,2016 (2):45-46.
[2]楊榮明. 農村家校合作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7):145-146.
[3]李偉,張小晶,熊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基于X地區的個案調查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6(2):16-19.
[4]農村學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質、意義與策略——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經驗與學校經驗的統一[J].現代教育管理,2018(6):18-22.
[5]葉永勝.家校聯動--留守兒童健康心境建立的有效途徑[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3):207.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