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波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之一,“語文”中“語”指的是口語交際,“文”指的是作文,前者鍛煉的是學生的口語組織、表達能力,作文鍛煉的是學生用文字抒發情緒,記錄生活的能力。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既是教師語文知識教學的重點,也是其難點。本文便從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探究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訓練機會;創新評改形式,調動學生的語文作文學習動力幾點,討論應該如何開展小學學生的語文作文教學,改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技巧;教學探究
小學作文既是小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生活,表達情感的過程,也是通過語文實踐,對語言和思維進行綜合訓練的過程。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小學語文課程目標的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從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生害怕寫作文,教師也認為作文教學比較讓人頭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為改進作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探究興趣
在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學習一件事情的動力一般有兩種:一是“興趣”,二是“壓力”。這兩者相比較“興趣”則多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壓力”雖然也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來源之一,但是誰也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過界,一旦過界對學生來說便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技巧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將語文作文練習當做一種興趣培養、學習,而不是一項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教師的語文作文教學理念關系著學生對語文作文的學習態度,教學中教師應該選擇輕松、愉悅的教學理念教導學生提高語文作文水平,而不是用嚴謹、有序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時刻處在緊張、壓抑的學習氛圍中,消磨學生對語文作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針對《我的樂園》主題的作文訓練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先調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踴躍討論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有沒有什么秘密樂園,在那發生過哪些趣事等等。“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寫出含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自己的樂園的美好,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思”,培養學生在遇見趣事后用文字記錄、表述出來的良好習慣。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訓練機會
小學語文作文的練習機會和教學內容比較短缺、狹窄,規定的語文作文教學內容禁錮、約束了學生對語文作文練習題材、風格等的學習、掌握,限制了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練習機會。課本上的語文教學內容忽視了時代社會的變更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枯燥、平凡的語文作文練習不能讓學生抒發真情實感,寫出的作品空洞、無趣。教師在教導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作文訓練時,要學生掌握的語文作文知識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學生當下的語文作文水平,豐富原有的語文作文教學內容和題材,開闊學生的語文寫作思路。
例如,在針對《那一刻,我長大了》主題的作文訓練教學中,學生的想法都是多變的,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總是不同,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親身經歷設計合適的教學課件,長大的意義有很多,啟迪學生多看、多聽、多寫,引導學生自行學習、探究、練習語文寫作。
三、創新評改形式,調動學生的語文作文學習動力
在以往的語文作文評改中都是教師一人擔責,教師在評改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加入自身的主觀意見,在這樣的檢測、評改中,學生和教師大都抱有一種完成工作、人物的心態,比較缺乏對語文作文評改的真誠度,學生對此也不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對自己的語文寫作水平了解也來自教師單方面的評語,缺乏更多人的意見和欣賞角度。為此教師在教導小學階段學生語文作文的評改中,應該將這個工作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間互相給出評價、修改意見,自己再大致的查看其中有無不適之處,最后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再一次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在多角度、客觀的評價中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語文寫作的不足,調動學生對語文作文練習的動力。
例如,在針對《多彩的活動》主題的作文訓練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寫好的作文隨機分發給其他學生,讓學生客觀、認真地給出對作文的評價、修改意見,想像若是自己會怎樣敘述出來,學生第一次評改完后教師收起來查看一遍,給出自己的評價和修改意見,最后講作文返還到學生手中,讓學生看看他人對自己作文的評改結果,總結、反思這次的語文寫作經驗,再換一種思路結合他人的評價創寫一次。在這樣新奇的語文作文評改下調動學生的語文寫作熱情和動力。
根據上文對教學內容的探討、交流可以得知,影響小學階段學生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不僅有教師和學生對語文作文教習的錯誤認知,還有語文作文教學內容的空洞、過時和狹窄,要想改變當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從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探究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訓練機會;創新評改形式,調動學生的語文作文學習動力這幾個方面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對語文作文的學習、探索意識和語感,促進學生的語文作文創造性思維發展,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春基.讓習作個性飛揚——小學語文作文的幾點思考[J].教育觀察,2018,7(24):113-114.
[2]歐華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個性化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