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儀
【摘要】閱讀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頭戲”,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拓展學生的見世面,才能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理解語文教材中的知識,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握的速度。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小學生自身的閱讀興趣也存在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為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帶來了實際的阻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實際的指導,解決當下的教學問題,為小學生語文閱讀帶來實際的幫助,為核心素養提升助力。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素養;語文閱讀;教學助力;教學策略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通過課外閱讀可以為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帶來實際的幫助,可以讓小學生的知識面更加開闊,可以為他們的素質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當前,多數教師為了追趕課堂僅有的時間而只重視學生對課內的閱讀,將課外閱讀“束之高閣”,還存在只重視閱讀過程不重視方法指引等方面的問題。同時,自身自制力的欠缺,也影響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效果。為此,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在教學中給予小學生實際的指引,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為課內閱讀帶來實際的輔助,共同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本文結合教學實際總結了當前課外閱讀的實際現狀,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一)學生缺乏自主閱讀意愿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主要精力應該集中在課堂學習上,而對孩子的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個別學生家長甚至認為讓孩子多閱讀課外書籍不如讓他們報班輔導一些課堂知識,便于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家長的認知引導下,很多小學生自己逐漸對閱讀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導致課外閱讀的價值也無法發揮出來。
(二)學生課外閱讀差異明顯
目前,部分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堅持閱讀,但是在閱讀中的習慣不一,部分學生在閱讀中帶有明顯的個人情緒傾向,只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內容進行閱讀,部分學生在閱讀中缺乏主動分析和總結的習慣,對課外閱讀的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總體而言,當前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差異比較明顯,不利于提升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對學生閱讀指導的缺乏
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少的,但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依然走重視學生分數的觀念路線,認為只要學生將課內的內容掌握扎實就足夠,如果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會耽誤學生學習課內的內容,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此觀念的影響下,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效果自然不夠理想。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指導策略
(一)教師布置閱讀任務,促進課內閱讀理解提升
小學生自身的生長特點注定了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不大,他們大多希望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習,尤其是喜歡在教師布置的任務中學習。為此,語文教師要先從自身的教學觀念轉變做起,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在閱讀中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如此,可以讓小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中,我結合閱讀內容為學生布置了適當的任務。比如《飄香的生命》閱讀中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如下:要求學生將自己閱讀中感觸最深的語言標出來,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悟寫出來你。如此,學生們在閱讀中更加有了方向,他們不僅主動閱讀了課外內容,還寫下了自己的感悟,并與同桌進行了交換欣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升了小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同時發揮了助力課堂內閱讀的基礎作用。
(二)教給課外閱讀方法,行成學生課外閱讀動力
在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還有一個明顯的原因就是,教師對他們閱讀方法的指引力度不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法可依,形成他們的閱讀動力。為了減少學生閱讀層次不齊和盲目的心理存在,語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定的課外閱讀書目,讓學生閱讀更有方向,提升課外閱讀的效果。
比如,我讓學生閱讀一篇文章之前先看其題目并對其內容進行初步的猜測,并在閱讀后檢測閱讀的內容是否與自己的猜測相近。此外,等待學生閱讀技能基本成熟之后,我借機給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內容。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作品后,我讓學生不僅要熟悉教材中的《匆匆》一文,還給他們推薦了作者的其他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并讓學生在閱讀課外內容中將其中的寫作方法和思想情感進行對比,將作者的寫作思路和結構進行實際的總結。如此,通過教給學生一定的課外閱讀方法和推薦一定的課外閱讀內容,不僅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還形成了學生的閱讀動力。
(三)通過多樣活動形式,提升學生語文整體素質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好玩,他們更希望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掌握一定的學習內容,這樣的學習記憶往往更加深刻。為此,在課外閱讀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輕松環境,為學生組織一定的活動,讓學生不受任何的學習拘束,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也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
比如,在給我班的學生推薦《陽臺上的小麻雀》《美麗的謊言》等書籍之后,大約過了半個月,我給學生組織了一次課外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大膽將自己的閱讀體會通過語言的形式呈現出來。期間,其他同學要認真聆聽,并與分享的同學進行互動。在這樣的輕松畫面中,小學生自己的閱讀主動性明顯提升,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更加突出,為他們語文整體素質的提升奠定了實際基礎。
結語
課外閱讀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可以對課內閱讀形成極大的呼應和銜接,通過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可以共同為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還需要語文教師進行實際的教學努力和支持。語文教師要教師布置閱讀任務,促進課內閱讀理解提升;要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行成學生課外閱讀動力;還要通過多樣活動形式,提升學生語文整體素質。唯有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極大的變化,并采取實際的教學措施,才能從根本上帶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動力,提升他們的閱讀感悟能力,讓課外閱讀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階梯”。
【參考文獻】
[1]黎愛群,葉發青,呂丹琪,黃敬.“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J].科技資訊,2019,17(21):102-104+106.
[2]劉樺洋,張相樂.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37(10):169-171.
[3]沈志雄.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04):124-126.
(責任編輯:伍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