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艷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學的大力推廣,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的教育需求。因此,實現現代化教學以“學生為本”尤為重要。小學生對數學課堂感興趣,那就事半功倍了。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生本理念;教學策略;學習興趣;積極性
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應該是互動的合體。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施動者,不能高高在上操控課堂,教師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等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傳統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一、就現實生活引入課題,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系生活、貼近生活,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從而誘發出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學生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以達到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滿足,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因此,教師要由淺入深,創設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知道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體驗數學的魅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時,我拍了一個在超市購物的情境小視頻,把各種各樣的商品展示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如親臨其境。學生一看,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議論起來了。學生1說:“我要買QQ糖”;學生2說:“我要買巧克力”;學生3……學生都頓時興奮起來了。我接著出示了文中例8進行教學,在學生掌握了解題方法后,又出示與例8相似的題讓學生再現情境進行問題解答。如:小明帶了100元去超市購物。買了2盒巧克力,每盒 28.6元,還買了1.7kg蘋果,每千克12.5元。余下的錢還能買一包10元的花生嗎?問題一出,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問題解決就水到渠成了。這樣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化靜為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兒童學習的最佳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才能喚起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我十分注重運用現代化電教手段讓抽象的知識“活”起來,直觀形象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課堂學習是有滋有味的樂事。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時(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內容),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有很多種,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一一制作出來,非常費時,所以我就利用了希沃白板里面的數學功能,現場制作了一個長方體,讓學生觀察整個制作過程。我通過畫圖、填充顏色,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均為同一種顏色,在涂色的過程中,進行了旋轉,很快一個動態的長方體制作過程讓學生盡收眼底。學生看了都睜大了眼睛,驚訝于老師為什么能那么厲害??吹搅藢W生的驚訝表情,我知道學生的興趣已經激發了,從而很想知道長方體展開圖的樣子。于是我把各種形狀的展開圖展現在學生面前。馬上喚醒了學生的思維,解決后面的數學問題也就得心應手了。在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輕松自如的學習過程中達到了學習目標,使枯燥的課堂“活”起來。這樣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掌握了所學知識,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賽引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能推動學生求知的力量。好的數學游戲,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游戲的設計可以給學生提供他們認為有趣的、有益于拓廣知識的活動空間,學生通過游戲,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到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分別在課前、課中、課后設計一些合適的競賽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上新授課準備結束前,我會通過希沃白板的課堂活動功能,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相應設計一些既有趣味性,又囊括知識性的游戲,通過PK的形式進行競賽。這樣的競賽游戲,使學生喜聞樂見,積極參與。游戲要體現人人參與原則,沒有上臺PK的學生是一名聰明并公正的小小的裁判員,不但要認真觀看臺上同學的激烈比賽,而且還要負責這場PK的裁判。知識過關的同學才會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學生在為自己小組成員加油喝彩的同時,也積極參與了游戲當中,這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上了高潮,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鞏固并掌握了當節課的知識內容。
四、課堂合理的評價彰顯激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每接一個班都會制定一個完整的評價制度,激勵學生努力朝自己的目標學習。周泓老師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辟p識孩子是孩子騰飛的奠基石。所以,在教學時,我注重對學生的激勵,特別在課堂上,我會制定一個以4人小組為主體的課堂評價制度,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如:在課堂上,哪個學生上課積極舉手發言的,給小組加分;課堂上認真獨立完成練習的給小組加分;小組交流合作有序地給小組加分;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的給小組扣分等。每周作一次總結,評出優秀的5個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在這種情況下,優秀的學生為了不讓后進生拖后腿,會主動幫助后進生,讓小組變得更優秀。而后進生也會主動去請教小組的優秀學生,而不拖小組后腿。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團結互助的學習小組。組與組之間也有一個競爭的意識,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學好學。
小小數學,奧妙無窮。教師應想方設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樂學”的境界,使枯燥的數學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學好數學。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生本理念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游戲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6459)】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唐幗英.數學教學中的引趣[J].廣東教育,1995:(1-2).
[3]賴卓為.小學數學活動課形式初探[J].廣州教學研究,2002(284).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