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瑛
內容摘要:古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閱讀古詩詞到達一定的熟練程度就可以隨口吟詩,側面體現了閱讀古詩的重要性,以及體現閱讀自身的特點:熟讀。在職業學校語文古詩詞中,如何采取正確的路徑對學生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本文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教學案例,探究古詩詞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古詩詞閱讀 教學案例 教學路徑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而古詩詞作為語文科目中的重要模塊,對語文整體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古詩詞和現代文具有明顯區別,在古詩詞課堂對學生進行解讀古詩背后的故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運用古詩詞的能力。本文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教學案例進行閱讀教學探討。
一.誦讀古詩詞內容
1.學生自行閱讀古詩詞句。預習和課前時間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自行閱讀古詩《念奴嬌赤壁懷古》,對古詩中的每一句詩詞進行斷句誦讀,先不要閱讀注釋部分,第一遍讀字認字、第二遍讀通順、第三遍加上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每個學生應該都有了自己對于這首古詩詞的個人理解,分小組進行討論式學習,跟同學之間進行閱讀討論,每個人說出來自己對這篇古詩詞的理解。然后在課堂上和大家進行分享,讓每個學生在聽取其他學生的理解的同時發散思維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想象空間,從而達到這首詩詞帶給同學們的第一個想象空間。
2.閱讀注釋部分。在熟讀詩詞的基礎上,對課文的注釋部分進行代入式閱讀,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糾正閱讀,比如:讀到“羽扇綸巾”這一句時,如果理解的是羽毛做的扇子和圍巾的話會有一點偏差,糾正過來就是: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毛制成的扇子,青絲制成的頭巾;這樣一來就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理解古詩詞的能力。
在糾正閱讀理解的同時,對注釋中的作者和創作背景也進行大致的了解,比如本文的創作背景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的,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這個創作背景為全文奠定一個基調,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對記憶古詩詞非常有幫助。
二.創設古詩詞情境
1.激發學習興趣。在正式開始課程之前,用多媒體設備放映一段長江的航拍景象,從長江畫面入手奠定這首詩詞的基調:雄渾磅礴;然后播放《滾滾長江東流水》這首主題曲,在主題曲的氣氛烘托中抓住古詩詞的朗讀基調,帶領同學們朗讀,學會將自己對于古詩詞的理解融入朗讀中,從而培養了朗讀古詩詞的興趣。
2.設置提問。在課堂中,搜集有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典故相關的故事,比如“赤壁之戰”,對這個典故進行課堂提問,讓知道這個典故的同學舉手發言,為同學們解釋“赤壁之戰”的典故的詳細情況,走進這個歷史的戰場,還有公瑾當年年紀輕輕帶領千軍萬馬,以少勝多取得赤壁之戰的大獲全勝,由此加深對這個情景的了解進一步理解這首古詩詞的創作意義。讓課堂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特別引人入勝。
3.放映影像。針對古詩詞中出現的歷史人物進行搜集影視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例如三國時期的英雄周瑜,播放“三國演義”中周瑜的片段,讓學生近距離觀看周瑜這個歷史人物的雄姿英發、足智多謀、年少成名的故事;還有晚年蘇軾的遭遇和他懷才不遇,胸懷抱負的人生境遇的短片視頻,通過放映影像的方式,進一步帶著學生走近作者的個人生活,以及加深對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和遭遇的理解。通過理解人物形象,就能大概了解作者對于創作詩詞的出發點和由詩詞人物表達的思想感情。文中通過周瑜和蘇軾自己的遭遇進行對比,表現出了作者對于人生路途的不如意,難以排解人生的苦悶和憂愁,表達了時過境遷,光陰易逝的情感。
三.賞析古詩詞語言
1.掌握體裁特點。學生已經理解這首古詩詞大概的創作背景和大概意思的基礎上,學生再對古詩詞體裁特點進行分析。詩詞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分為懷古詩、詠物詩、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等。《念奴嬌赤壁懷古》可以明顯感覺出來是一首懷古詩,根據詩詞內容,可以判斷這首詩是為了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詩常常將史實和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人生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掌握了這個體裁特點,以后學生在遇到相似的古詩詞的時候就能直接思考出來詠史詩的特點和主要詩詞內容,有利于學生分析陌生的懷古詩篇。
2.語言風格。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形象、含蓄等特點。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讓學生在詩句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對它進行語言風格的分析。例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是詩詞的上闕,寫了赤壁之景,引出了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縱觀語言風格,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赴眼底,境界開闊,氣象恢弘,籠罩全詞,讓整個詩詞的雄渾磅礴的基調由此奠定。
四.解析古詩詞意境
1.意象。分析詩詞的意象,進一步分析詩詞的意境。詩歌形象和意境都是詩歌的內容主體,詩歌的形象一般表現為人物和意象。縱觀《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意象:大江、浪、故壘、赤壁、亂石、千堆雪、岸,帶領學生分析出這些意象的準確意思,然后在文中所表達的準確含義,通過這些意象的呈現,整個詩詞中的意境是磅礴雄渾的,是壯志難酬的。“浪”這個意象比喻的是時光,浪淘盡,比喻時光帶走了很多東西,營造出“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的光陰易逝的雄渾意境。
2.人物。詩中出現了周郎、小喬和蘇軾三個人物形象,形成對比的是雄姿英發的周瑜和躊躇不得志的詩人自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言說出兩個人物形象的特征,以及小喬這個人物對于周瑜和蘇軾來說,對比出的意境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在分析詩詞人物這一塊掌握了一些技能。
五.詩詞全面解讀
在對詩詞內容和人物、意象進行一一賞析之后,帶領學生對整篇詩詞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出來,加入自己所理解的更多內容,注意表達完整以及正確賞析詩中的語言。對作者的創作背景、創作意圖進行分析,對全文抒發的情感進行合理表達,展開自己的想象,進入意境。可以看出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借詠史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意境開闊,氣象恢弘,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一個方面周瑜的雄姿英發與出眾的才華都寄予著詞人的贊美之情,稱贊的同時也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心志。
這樣子的一段敘述,是對整個詩詞的鑒賞,在學習完這首詩的鑒賞手法之后,當面對一首陌生的詩詞,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對詩詞層層剖析,對于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培養尤為重要。
六.測評和積累
學習完一整篇詩詞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測評,測評的方式有:默寫古詩,分析某一句古詩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古詩詞中的意象、分析某一句詩詞的情感,分析主旨內容等。通過試卷的方式測評出來學生對于整篇詩詞的掌握程度,然后再在這篇詩詞的下方抽查類似的一篇詩詞,考察學生的應變學習能力,重在培養學生的詩詞賞析能力。
在賞析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學習到的賞析方法進行歸類積累,遇到同類似的古詩詞就能很快運用到其中進行賞析。可以積累各種意象的含義,詩詞中的表現手法,以及人物故事、歷史典故、以及作者的生平介紹等都對學生賞析另外的詩詞佳作有或多或少的作用。
本文對古詩詞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案例進行古詩詞教學賞析的分析。主要步驟為:熟讀古詩詞、帶著興趣探索古詩詞的情景再現、賞析古詩詞語言、分析意境、全文賞析、以及積累測評。通過以上的步驟對課文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達到學生和教師的教學目的,讓學生熱愛古詩詞,朗讀古詩詞,賞析古詩詞,運用古詩詞。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和詩詞鑒賞能力,感受詩詞的藝術形象,領悟詩詞的思想情感。從而促進古詩詞教學的平穩健康發展,對語文教學的古詩詞模塊教學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冉渝.互文性理論在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2020.
[2]李群.高中古詩文閱讀教學任務群的設置[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24).
[3]江卜優.高中古詩文閱讀教學實踐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00(003):P.86-86.
[4]孫青.文本細讀法在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4):220.
[5]朱王仙.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一點兒思考與實踐[J].啟迪與智慧:成人版(上),2020,000(004):P.71-71.
[6]王瑩.高中古詩詞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C]//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一).2020.
[7]曹小民.高中古典詩詞教學之比較閱讀[J].語文教學之友,2020,039(003):31-32.
[8]王申會,孫振興.論豪放派詩詞中的人生情趣\r——以《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J].考試周刊,2019,000(053):56.
[9]徐景慧.基于小組合作的閱讀教學實施流程初探——以中職《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0,000(006):67-69.
(作者單位: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