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方方
摘?要:洛陽要擔當起都市圈建設的歷史使命,必須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對新發展機遇,洛陽都市圈應該積極破解區域開放程度低、基建承載能力不足、縣域經濟實力弱、高等教育發展滯后等問題,全面提升洛陽都市圈綜合競爭力,形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關鍵詞:洛陽都市圈?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同時也要實現高水平的開放。
《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明確提出,推動洛陽、平頂山、焦作、三門峽、濟源一體化發展。“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形成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洛陽要擔當起都市圈建設的歷史使命,必須積極融入這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構建新發展格局下洛陽都市圈建設的現實基礎
推進新發展格局下的洛陽都市圈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是緊抓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雙引擎”引領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域協調發展重要論述與國務院批復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實際行動,是細化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洛陽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是洛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新征程的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一)自然生態基底優,資源豐富基礎好
一是氣候宜人。洛陽都市圈地形地貌獨特,有龍門山、萬安山等十余座山脈與黃河、洛河、伊河等十余條河流,境內山川丘陵交錯,河渠密布,山水條件優越,具備打造生態都市圈得天獨厚的條件。二是資源豐富。區域內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其中鉬、金、鋁礦儲量居全國前列,地下資源儲藏豐富,有利于洛陽都市圈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二)文旅融合底蘊深,聯動發展條件優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洛陽都市圈內黃河文化、仰韶文化、河洛文化、絲路文化、大運河文化、客家文化等在此交融薈萃,“二里頭”、龍門石窟、白馬寺、函谷關、濟瀆廟、風穴寺等歷史文化古跡眾多,黃河三峽、王屋山、白云山、老君山、堯山、豫西大峽谷等風景名勝甲天下,區域內文旅融合發展底蘊深厚,文旅產業聯動發展條件優越。
(三)先進制造基地強,轉型升級規劃好
核心城市洛陽作為老工業基地,擁有中國一拖、中信重工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在農機裝備、礦山設備、軸承、光電連接器等領域具有決定領導地位。同時近年來洛陽在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夯實先進制造業基礎,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構建創新協同的現代產業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四)社會人文根基深,協同發展政策有
一是同根一脈,山水相連。近年來,洛陽都市圈在交通、文旅、商貿、教育、科技等領域合作不斷加強,一體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區域內以河洛文化為紐帶的人文相親與經濟互通,將加快洛陽都市圈區域融合聯動發展進程。二是政策支持,同頻共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國務院批復《中原城市圈發展規劃》與《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等政策,提綱挈領的為洛陽都市圈發展把脈問診、謀篇布局、指路明徑。
二、面臨的挑戰
(一)區域開放程度較低
判斷一個區域經濟開放程度的高低主要從兩個方面評價,一是進出口貿易,二是投資量。根據《2019年洛陽市統計公報》等,洛陽都市圈內2019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為4952億元,僅為上海市的06%,其中出口總額多地呈現負增長態勢;全年利用外資金額總額為380億美元,占上海市利用外資金額的76%,區域開放程度整體偏低。
(二)基建承載能力不足
便捷的對外交通條件是地區對外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對外交通條件不暢嚴重制約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洛陽都市圈目前對外交通網絡不夠密、方式不夠優、機制不夠通,缺少與發達地區直連直通的交通聯系與門戶樞紐,對外聯系成本高,無法有效實現以開放引領發展的都市圈建設理念。加快洛陽都市圈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物流樞紐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區內暢通、區外通達的現代綜合交通系統,已迫在眉睫。
(三)縣域經濟整體較弱
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等指標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實力強弱的重要標準。根據《2020年洛陽市統計年鑒》等,洛陽都市圈2019年全年生產總值合計72074億元,其中縣域生產總值為21725億元,七縣(市)合計僅為核心城市洛陽的431%;洛陽都市圈2019年全年財政收入總和為6110億元,其中縣域財政收入為2412億元,七縣(市)合計僅為核心城市洛陽的一半有余。綜合來看,目前洛陽都市圈縣域經濟實力弱,對都市圈支撐能力遠遠不夠,無法有效配合核心城市洛陽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聯動與更高起點的改革創新,從而助力都市圈快速騰飛。
(四)高等教育發展滯后
洛陽都市圈高等教育發展還存在著整體規模小、數量少、優質資源缺乏等不足,需要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加上缺乏人才服務平臺、人才(團隊)落戶獎勵制度起步晚、引進人才福利受眾窄、申報流程繁瑣、服務人才機制落地難等問題,無法很好地解決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配套設施”跟不上,引進的人才也難留住,目前都市圈整體人才紅利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