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明
摘要本文結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所屬的B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工作。首先,介紹了B公司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并同步建設信息系統的相關背景和主要步驟;之后,從組織架構、指標體系、邏輯關系、信息系統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實操要點;最后,結合此次實踐,對大型制造企業開展相關工作進行了系統、深入地總結和思考,希望能夠給予計劃開展相關工作的其他公司以適當啟示。
關鍵詞 制造企業;全面預算;信息化
DOI: 10.19840/j.cnki.FA.2021.05.005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企業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通過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全面預測和籌劃,科學、合理配置企業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分析,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進而推動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1]。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是將全面預算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構建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利用信息系統的規范性和便捷性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2]。2021年,航空工業所屬的B公司開始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并同步上線了信息系統。認真回顧和總結此次工作,梳理和解讀過程中的關鍵和要點,可以對航空工業下屬其他企業開展類似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也能夠給其他大型制造企業以適當啟示。
一、B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背景
(一)貫徹和落實上級單位管理要求的重要舉措
國務院國資委多次印發相關規定,指導中央企業推進全面預算管理。航空工業也連續多年將全面預算管理納入重點工作,并會在歷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中詳細布置全面預算相關工作,要求不斷提升全面預算的管理水平。此外,在2021年航空工業計劃財務工作會上,張民生總會計師宣貫了以“建立健全價值創造型的一體化計劃財務管理體系”為主體、以“數智計財”“資金管控”為兩翼的航空工業計劃財務工作“十四五”規劃,為B公司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并建設信息系統提供了戰略指引。
(二)應對行業變局和開創發展新局意義重大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經營環境的復雜多變,對制造業的發展理念和管理方式造成革命性影響。同時,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我國將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B公司需要以更精進的發展理念、更精益的管理方式和更精致的產品服務引領更高質量的發展。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套科學的組織規劃方法,是提升公司實力和落實公司戰略的有效途徑,是提升精進、精益和精致程度的有效方法,對B公司應對行業變局、開創發展新局具有重要意義。
二、B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全面分析,明確總體工作思路
B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多元化產業集團,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擁有專業化、系列化、規?;?、成套化的產品族群,可專業生產1千個品種、10萬多個型號、近千萬個規格的各種系列的電線電纜及導體、高分子材料產品。電壓等級涵蓋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可覆蓋到電線電纜應用的各個領域,構建了集項目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制造、產品安裝、項目運行維護為一體的系統集成體系,可提供電氣工程設計安裝、智能裝備、光伏電站建設EPC項目總承包服務以及電能和智能系統解決方案。
近幾年,B公司按照全價值鏈和全產業鏈的發展理念,不斷突破產業邊界和產品邊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管理日益復雜,原有的預算管理模式和工具已經難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B公司對預算管理模式和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突出戰略導向。近年來,B公司逐步從產品制造商向系統集成的服務型制造商轉變。但B公司的預算管理模式和工具未及時調整,仍在沿襲較早的方式和方法,使得預算目標與戰略目標無法統一,預算管理和企業戰略出現分離。而預算管理的戰略導向性不足將影響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影響B公司戰略的實現。因此,此次工作中需要突出預算管理的戰略導向,服務戰略轉型。
(2)需要關注業務的動態發展變化。B公司擁有五大業務板塊和數十個業務領域。各個業務領域的業務特點和業務邏輯均不一樣,無法通過統一的方法編制所有業務的預算。同時,部分業務發展較快,質量提升和管理要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預算管理的關鍵要素可能發生調整變化。因此,此次工作中要關注各業務的動態發展變化。
(3)需要實現業財聯動。B公司產品具有料重工輕的特點,成本結構中銅、鋁等少數主材占比較大。同時,B公司產品銷售價格會隨著主材價格的變動而調整。因銅、鋁等主材價格波動較大而且較為頻繁,導致B公司收入、成本、利潤等均會隨之發生調整變化,使得B公司預算管理存在較大難度。因此,此次工作中需要建立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之間的聯動關系,實現業財聯動。
經過對業務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梳理,B公司明確了全面預算管理的總體思路,概括為“突出戰略重點、體現業務邏輯、實現業財聯動、強化專業職能、規范管理口徑”。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具體為搭建組織體系、確定指標體系、梳理邏輯關系,之后進一步深入推進,逐步完善預算編制。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如圖1所示。
(二)搭建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首要問題是搭建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B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包括三類四級組織。三類具體是決策機構、工作機構和執行機構。決策機構包括董事會和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工作機構為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執行機構為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各部門、各車間和各子公司等預算單位,以及各子公司參與預算編制的各部門或責任主體。整個組織體系以B公司的組織架構為基礎,共涉及70余個預算單位。B公司通過印發相關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了三類四級組織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權利和義務,并明確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三)確定全面預算管理的指標體系
B公司根據現有的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并結合各級主管單位的預算管理相關要求,制定了數十張邏輯清晰、關系明確的全面預算管理報表,確定了數百個預算指標和預算科目。B公司根據基礎指標的影響范圍和重要程度,將指標分為“集團-業務-產品”三級。其中集團指標為集團公司層面的通用指標,指標影響范圍較大,數值變動會影響B公司整體的預算結果,但指標數量較少,僅包括銅價、鋁價等。業務指標為某個預算單位或某項具體業務的通用指標,指標影響范圍中等,數值變動會影響相關預算單位或相關業務的預算結果,指標數量中等,包括材料的價格、消耗系數和燃動費用等。產品指標為具體產品類別的指標,指標影響范圍較小,數值變動僅會影響產品類別的預算結果,但指標數量較多,包括各類產品的銷售數量、生產數量、對應材料的消耗定額等。三級指標影響范圍依次遞減,但指標數量和針對性依次遞增。遞進關系如圖3所示。
(四)梳理全面預算管理的邏輯關系
B公司的責任主體、業務種類和預算指標較多,相應的預算邏輯也較為復雜。從責任主體角度,B公司明確了“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基本邏輯。從業務類型角度,B公司明確了先銷售預算,再生產預算和供應預算,后其他預算的基本邏輯。從預算指標角度,B公司明確了先基礎指標再派生指標的基本邏輯?;A指標是由預算人員判斷并填報的指標,派生指標是由基礎指標按照一定邏輯關系自動計算的指標。梳理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實現相關指標之間的聯動是此次工作的重點。其中梳理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更是此次工作的難點。經過充分調研與訪談,B公司生產、銷售、供應等預算報表中約一半指標為派生指標,可以由基礎指標自動計算而得,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全面預算編制的工作量,同時建立了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在預算編報中實現了業財聯動。
(五)深入推進,逐步完善預算依據
組織架構、指標體系和邏輯關系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構成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框架,全面預算管理要能夠發揮作用,需要相關預算人員充分理解全面預算管理和系統操作的相關要求,還需要建立以規章制度為核心內容的運行保障體系,實現以規章制度規范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過程,使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要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向更深層次發展,還需要做好定額管理。定額管理的主要內容是規范定額制定的內容、原則、方法及基本程序,確保定額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規范定額修訂的條件與程序,確保定額修訂的嚴肅性與科學性。定額管理是企業資源優化、有效節約成本、引導節能降耗的一個重要工作。對節約使用原材料、合理組織生產、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以定額為基礎編制預算,能夠充分的考慮企業生產運營和市場因素變化,極大的提高預算的科學性,而預算的科學性又是保證預算執行剛性的前提條件。
三、B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實操要點
(一)預算目標要體現戰略性和導向性
全面預算管理與公司戰略緊密相關、相互影響,戰略是全面預算的牽引和目標,預算是戰略的支撐,是繼承和落實公司戰略的重要手段,是戰略實現的過程管理工具。企業要有很清晰的戰略,全面預算管理才有方向、有根基。同時,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應該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全面預算承接并分解了企業戰略目標,同時也承接了資源配置的原則和方向,并可以根據預算管理相關要求進一步細化資源配置的原則和方向,進一步體現戰略導向。
(二)組織體系要具備嚴謹性和系統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技術性強,交叉點多。全面預算管理又是一個周密、嚴肅的公司內部管理體系,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整個預算管理的順利進行。組織體系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主體,在全面預算管理中起主導作用,需要具備較高的嚴謹性和系統性。需要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等文件,明確組織體系中相關責任主體及權責內容,明確相關管理流程和填報要求,做到不重不漏才能消除各責任主體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才能使全面預算管理各個參與主體發揮各自在預算管理中的作用,也能為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預算考評奠定基礎。
(三)指標體系要兼顧普適性和針對性
全面預算管理的指標體系要具有普適性,既能夠滿足集團公司管控要求和整體發展戰略,又能夠覆蓋公司所有的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同時,指標體系又要具有針對性,突出管理重點,滿足不同業務的經營生產特點和業務邏輯,滿足不同時期不同的管理要求。尤其對于大型制造企業,涉及的業務范圍較廣,產品類型和材料類型較多,普適性的指標體系無法覆蓋企業所有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容易導致預算管理片面性。另外,需要注意同一個指標在不同的地方出現,計算口徑應該保持一致。
(四)邏輯關系要注重合理性和可行性
全面預算管理的指標之間不完全是相互獨立、相互排斥的,部分指標之間可以通過一定的邏輯關系相互關聯、相互銜接,即當全面預算中一個或若干個基礎指標發生變化時,部分指標即派生指標應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發生聯動。梳理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需要經過充分調研與訪談,需要經過科學而周密的分析與論證梳理出各個指標的動因,各項業務計劃應該與財務預算形成閉環聯系。邏輯關系既應符合相關的會計原理和業務邏輯,具備較強的合理性,也應簡單易懂,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貫通由業務預算到財務預算的路徑,實現業財聯動。
(五)信息系統要強化規范性和便捷性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具有較強的規范性和約束力,可以清晰地界定各層管理機構的管理權限,明確地設置各個責任主體的編報內容等。同時,也具有較強的便捷性,一方面可以固化報表樣式和編制邏輯,規范填報內容和預算口徑,有效解決數據重復校對、表格版本混亂等問題;另一方面,支持從業務系統或辦公系統自動提取相關數據,可以與Excel無縫連接,便于開展預算控制、預算分析等工作。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系統的優勢,強化規范性和便捷性,減少了預算管理的工作量,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
四、B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啟示
(一)領導重視和員工支持是全面預算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
全面預算管理在推進過程中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甚至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資源分配格局,導致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一定困難和阻礙。要使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能夠順利推進,公司領導首先要對全面預算管理有深刻的認識,對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有強烈的意愿,然后積極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促進公司內部建立起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氛圍,使全面預算管理深入人心。同時,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需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即全面預算管理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其他部門無關或關系不大。全面預算涵蓋了人、財、物、產、供、銷、研各方面,覆蓋內容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財務部門無法單獨貫徹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各部門相互協同,相互配合,全面預算管理才能貫徹落實。
(二)有效的內部溝通是全面預算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
內部溝通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預算管理發揮承上啟下、承前啟后作用的主要途徑。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主要涉及三個層面的溝通:戰略層面、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層面、全面預算管理編制層面。戰略層面溝通的目的是幫助相關預算人員了解公司的戰略目標,使其在編報預算時能夠更加系統地思考如何通過預算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支撐公司戰略。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層面溝通的目的是幫助相關預算人員準確了解預算管理在公司運作中的作用、重要性程度以及與其他職能之間的聯系,消除現有一些錯誤觀念,更有效的促進公司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編制層面溝通的目的是預算組織機構就經營目標的設定過程、審批結果及某些預算數額調整的原因進行及時、雙向的交流,獲得他們的接受和承認,有利于預算下達后的執行。
(三)管理規范和制度健全是全面預算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
構建合理化、科學化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同時,企業具備較高的管理基礎也能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順利推進。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及信息化建設工作之前,需要認真梳理各項業務,夯實管理基礎,具體包括管理口徑的規范化、管理流程的標準化、會計核算的顆粒度等方面,使得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和信息化建設有據可依。如果產品的分類標準尚未明確,則銷售預算難以細化到產品類別;如果材料的分類標準尚未明確,則采購預算難以細化到材料類別;如果集團內部的會計科目沒有統一,則預算科目難以保持一致。
B公司通過搭建全面預算體系及信息化建設,提高了各部門和各子公司的預算管理意識,解決了預算編制的規范性、數據的準確性、匯總的復雜性以及反饋的及時性等問題。整體而言,對B公司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行質量、改善經營效益、加強風險管控,對規范管理和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且積極地影響。AFA
參考文獻
[1]陳慧香.從理論到實踐:探析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理念[J].航空財會,2020,7(3):29-33.
[2]周棲梧.高校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20,8(31):2.
[3]薄向華.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在集團企業管理信息化中的實施與應用[J].會計師,2010(8):61-62.
(審稿:游宇編輯:馮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