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事業更加關注,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其教學方法也更加重視。通過學習和閱讀大量的文字,學生能夠了解到大千世界。如今,我國越來越強調文化自信,為貫徹這一思想理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應重視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化傳承;文化創新
引言
從實踐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先天的制約因素,比如,學生低齡化、理解能力不足、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學習興趣不足等等,這些都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個別教師過于注重語文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的培養,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越來越弱化,這些也應該引起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學,以傳統文化為媒介和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文化思維,引導學生的思想意識,是非常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
1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缺失的具體情況
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倡導和實施了很多年。但是傳統應試課程教學體制的影響還是很強的,應試教育的理念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都有很多地方進行了體現。當前,很多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還是以講解語文基礎知識為主,推動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甚至有的語文老師將提升學生語文老師成績作為課程教學的目標。有的小學老師為了單一地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大量地使用題海戰術,推動學生語文試題解答能力的提升。這種模式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得以提升,但是沒能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有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對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不夠重視,在他們的眼中,認為如果單向學生講解和傳授傳統文化知識,將嚴重地擠占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同時也在短時間內難以推動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精神啟動實施以來,有的語文老師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觀念已經出現了轉變。但是教學形式的變化只停留在課程知識講解方面,所以造成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將難以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情感形成沖擊。這種教學問題將不利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不能做到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傳承,傳統文化也不能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影響,不能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
2語文教學中如何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對策
2.1注重對古詩文的理解
說到優秀傳統文化,古詩文是最直接的展示。教師應該注重從詩詞古文入手,向學生講解古詩詞語言的美麗和詩人精神的高尚。但許多學生表示文言文難以理解,枯燥無味,對文言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那么,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找到古詩古文中的樂趣,感受古詩詞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呢?筆者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和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快樂學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2.2結合經典誦讀滲透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朗朗上口,易于誦讀,具有較強的美感,而且這些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和組織學生們有意識地誦讀這些作品,如《吃水不忘打井人》這篇課文,通過讓學生們誦讀這篇課文,并對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知恩不忘的傳統美德進行解讀,讓學生們在誦讀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2.3將游戲融入教學中
小學生們年齡尚小,玩心重,我們可以通過游戲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將小學語文的知識點融入游戲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知識,讓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效率,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的快樂時光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語文素養,使語文課堂更加的生動靈活,確保課程效能的最大化。
2.4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進教育行業,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已經逐漸在小學普及,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滲透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讓文化形象化、具體化,以此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古文、詩詞、曲賦、音樂、曲藝、國畫、書法、對聯、歇后語以及傳統節日等,其中古文、詩詞是語文教學中主要涵蓋的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主要涉及的是古詩詞,因此,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古詩詞的教學。以往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就是單一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教師講解古詩詞的內涵,學生記錄并且背誦古詩詞,并沒有真正讓小學生體會到其中蘊涵的傳統文化內涵。因此,教師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并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可以為學生構建信息化學習體系,體系化的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可以逐步確保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方式下,認知傳統文化內容。教師可以選擇與詩詞情感以及韻律相符合的音樂作為詩詞教學的輔助內容,以此讓詩詞變得更具魅力。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詩人筆下的景象,讓學生發現詩詞的畫面感,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思維導圖功能,幫助學生深入分析詩詞情感,尤其是要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思想品質,讓學生更加喜愛詩詞。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繪制傳統文化內容,教師可以將語文教材中的古詩以文字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呈現,鼓勵學生根據古詩詞內容為古詩詞畫像,使古詩詞以圖案的形式進行呈現。這種學習模式會確保學生可以將學習到的古詩詞知識進行充分理解,并可以通過文學與圖畫的轉換,使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能力得以體現,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意識,讓學生感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界要求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增強文化傳承力與創新力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肩負起學生文化啟蒙的責任。教師應該通過古詩詞等書本內容以及課外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他們心中埋下傳承與創新的種子。
參考文獻
[1]劉惠瓊.關于小學語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探討[J].學周刊,2019(36):47.
[2]陳彥花.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和傳播[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8):166.
通城縣四莊鄉華家小學?湖北咸寧?437400